近日,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发出《“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行动倡议书》,希望通过搭建“艺术品超市”实现艺术作品与市民的零距离对接。成都一些艺术家表示,书法、国画等艺术品要和现代房屋格局相适应,不能过长,而且在装裱上要充分体现装饰功能,让艺术作品更时尚,更能吸引市民。(《成都商报》5月29日)
笔者以为,让艺术作品更时尚,从装饰功能、创意主题等方面贴近和吸引市民,通过“艺术品超市”搭建与市民的零距离对接,都是基于培育做大艺术品市场目的,从市场角度对艺术品审美价值的发掘。
主动对接市民需求、市场需求,显然会有两个主观好处。一是提高了市民家庭乃至普通单位房屋装饰的艺术审美层次。二是会提升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这样的艺术界官方组织,及其所属的个体艺术家会员在艺术品市场的话语权,使得许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辛勤劳动可以相对更为准确地得到市场评价,削除许多艺术品交易过程中的无谓中间盘剥环节。反过来,也会推动艺术家观察生活、扩展创作领域、捕捉创作题材,并提高其主动对接市场的意识。
这么做也肯定会招致质疑。虽然许多人都承认艺术品通常具有商品属性,可以经市场变现为丰厚收益,认为艺术家不应该长期陷于窘迫潦倒的生活状态,但他们认为改变现状的方法,要么是由政府定价,直接给聪颖勤奋的艺术家开出很高身价,使其可以自由自在地创作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要么则将定价、出价的主体换成企业家。总而言之,就是寄望于既不干预艺术、却能赞助艺术的力量出现,不愿意让艺术创意的提出者、作品的创作者直接与“铜臭”发生联系。如果依据这种认识,《“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行动倡议书》当然是艺术家对市场、向金钱投降。
应该说,上段所述的那种认识、担忧,并非全然没有道理,市场的介入、艺术作品购买者意愿上溯到创意和创作两个环节,肯定会多多少少影响艺术家和艺术的纯粹性。但如果仅仅为了保证纯粹性而全然谢绝市场的参与,又会割裂艺术家、艺术潮流与受众的关系,让许多领域的艺术创作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
因此,正积极致力于搭建“艺术品超市”、倡导艺术家对接市民需求的成都市美协和书协,有必要在两种取向之间把握必要的、均衡的尺度,既不能过度迎合市场、市民需求而全盘丧失了艺术审美标准,更不能将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创意选择自由乃至人格尊严与金钱挂钩;也不能延续过去很多年内许多地方官方艺术团体、艺术家们“酒香不怕巷子深”,截然与市场、生活绝缘,而将“对接”仅仅挂在口头上,体现出根深蒂固的傲慢。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