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6-10 16:26:25 来源:艺术ISSUE 点击:
今日美术馆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非企业公益性美术馆,自2002年建立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是中外艺术家和游客钟爱的场所。通过对张子康的访问,我们对今日美术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记者:在西方的美术馆体系中,公共收藏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今日美术馆对此是否有所涉及?收藏的比例方向是什么?如何引导社会大众的收藏品味?

 

张: 今日美术馆的收藏主要包括85新潮美术以后的当代艺术的收藏,包括新艺术、装置、行为等等,从今年起我们每年都会出一本收藏图集。收藏方式是多元的,比如影像,我们只是收藏到展示权,并享有传播和教育的功能。也会和艺术家进一步沟通,取得他们的支持。还有一些重要作品的收藏,因为资金等很多问题,不可能把全部的代表作都收藏在一个美术馆内。但是我们认为收藏对美术馆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文献的建立也很重要。我认为,在当代艺术的发展当中,美术馆对收藏的概念一定会转化。比如,得到装置作品的方案和理念比得到真正的装置实物都要重要,所以说在这一观念的建立上,今日美术馆已经走在了前面。在这一领域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在努力建立收藏的另一个体系。

 

记者:西方的美术馆比较注重公众教育以及大众普及,对此今日美术馆是否有相应的举措?

 

张:我们在公众教育这一块,这两年发展得很快,从一年十几场教育活动发展到了今年约106场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形式是围绕着美术馆学术为宗旨的,同时不断扩大社会影响。这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学术论坛,比如讨论和讲座,以讲述的方式,请学术人士来讲,以多种方式,对学术进行推广。二是通过一些与其相关的媒介,比如美术馆的幼儿教育,像请一些大牌的艺术家来给儿童讲展览。尽管跨度比较大,但这种影响和渗透,对未来审美的推动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还有一些针对不同层面的社会人士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书籍出版这一方面,我们一年出版好几百种画册,在这一方面我们也有三种体系,比如一些学术图书,个人的比如方力钧的文献、个案的研究等等;还有一些不同流派的研究方面的书籍;还有一种是我们这两年要推进的最重要一项,就是说短时间读懂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比如说徐冰的某件作品,他如何构思,如何实施,如何谈判,如何坚持学术,最后作品是如何完成,工人又有哪些意见,就像中国的小人书一样,每个阶段有几行文字,能让大众很快就能明白原来当代艺术是这样的。因为中国现在有很多理论化很强的书籍,与老百姓的距离还是比较远。而普及教育更应该抓基础这一部分,我们做的会对未来的推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这两年关于教育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记者:很多著名公益性艺术机构也会遇到一些经费方面的问题,但对于美术馆的发展、收藏的扩大等等来说,又离不开这方面的问题。您刚刚提到赞助,除了赞助以外,怎么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张:现在我们一是建立了一个陈列馆,陈列馆对一些保存、展示优秀的作品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作品也会通过多种方式来收藏,比如长期陈列的话,艺术家会有一些作品的捐赠,有时候我们给艺术家做了出版物也会带来一定捐赠,做展览也会跟他沟通,看看能不能捐赠一点作品;还有就是运营资金拿出一部分来做收藏;另外一项就是我们有目的地吸引一些资金;最主要的展览资金大部分还是来源于社会赞助。因为社会赞助这两年在我们这一方面发展非常快,有的大品牌都在主动找我们做赞助。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实际上还有很多理念没有渗透到中国的品牌企业里面,还没有真正渗透到中国人的认识当中,所以我觉得这一方面的空间特别大。很多大品牌的大型活动和广告,都在美术馆举行,比如法拉利会选择在MOMA办展览,它跟美术馆的结合,对它的发展和大家对它的认知高度以及自身的发展高度都会带来很多益处。而中国为什么没有品牌?因为很多企业家不懂得文化的力量,也不懂得艺术的力量,而更关注短期效应。而品牌的建立是需要时间。而做一个文化性的大的事情,是从长远建设带来未来发展的。所以人们都追求眼前利益时,就无法放大其文化价值。所以说中国没有品牌意识,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长远的价值;其二从长远的文化艺术的认知上,还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在中国的品牌建设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家他对美术馆的知识和文化的推动依然是他的品牌的推动。在这方面,我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