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2011-06-11 10:25:2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崔灿灿 点击:
先是中国馆参展艺术家的名单引起非议,后又因彭锋入主策展人惹来是非,“中国味道“主题的确定也再次牵动了关于后殖民文化与国际语境的讨论。

杨茂源 万物皆器

 

从整个展览来看,参展作品出现了一致性的误区,即:将文化的内部状况和文化研究庸俗、简单的图解为表面和视觉,停留于生理意义上的闻到、看到、听到;缺失了“五味”与整个国民性和文化现状之间的亲密联系,使得真实存在和意义追问被掩盖, 成为抽空了反思和态度的艺术美学追逐;而策展人策展经验的缺乏和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力,使得其在对艺术家和作品的挑选上难以实践这一主题性的理念。同时,以狭隘的“五味”作为展览的唯一主题和必备元素,使得参展艺术家忙于完成策展人所规划、限制的填空题,艺术家既放弃了原有生存体验的真实和质朴、语言系统的完整性、延续性,又自设了一个死板、虚空的上下文关系和文化情境,难免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何况,一些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原本不过是艺术圈的长期票友和长官而已。这种不断坠落的自毁关系就好比一个身经百战、百毒不侵的老鸨非要回到单纯的少女时代臆想无边春色的“南柯一梦”。

 

排除对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是国内策展人加冕、镀金的授权典礼这样的人格论断,也不谈入主中国馆成为国内一些艺术家魂牵梦绕的“环球旅游”的功利猜测。怎样去谈论威尼斯双年展的现状,需要的是长期的考量,而不是一时的气愤。在今天,威尼斯双年展仍具备巨大的学术影响力。落实到局部,“打中国牌”仍是中国馆一贯的策略之一,然而,一意孤行的“传统特色”使得中国馆继续流俗于寡国心态的强国之梦,徘徊于带有地域风情特色的土特产展销会的边缘。当然,讨论传统并展示地域文化并无过错,但停留于传统文化形态和庸俗符号的简单搬弄,只能使得传统沦为缺乏艺术系统考验和脱离现实语境观照的自我保健型“六味地黄丸”。

 

2011年6月写于南京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