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
不会说汉语的英国人约翰-汤姆逊来到晚清时期的中国,叱咤于江湖,结识三教九流,进得宫廷,又能深入接近平民,将这一切都记录在自己的照片中。
恭亲王奕?为何要在大拇指上戴戒指?他为什么要留那么长的指甲?那个满族女子穿的“高跟鞋”(寸子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那个漂亮的小瓶子(鼻烟壶)的盖子能打开么?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盛装的满族新娘为何看上去愁眉苦脸?
《晚清碎影——汤姆逊眼中的中国》摄影展在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Glasgow)的布雷尔收藏馆(BurrellCollection)展出,观看展览的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
我的朋友,哥拉斯格大学的统计学讲师特莉莎告诉我这个展览的信息,并留言,“我今天和先生去看了这个展览,很棒,令人大开眼界,强烈推荐你去看!”
8000公里中国行
一个晴朗的周日,我和朋友向着布雷尔收藏馆出发了,憧憬着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度。
布雷尔收藏馆位于格拉斯哥郊外的波勒克郊野公园内,原本是布雷尔爵士(SirWilliamBurrell)的私人珍藏馆,后捐献给格拉斯哥人民。馆内收藏了接近9000件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其中有许多中国艺术品,包括青铜器、陶瓷、玉器、家具等,总数超过1700件,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其中一件西周礼器尊尤为珍贵,其上铭文与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康侯簋成对。
有意思的是,布雷尔爵士对中国的艺术品情有独钟,却从来没有去过中国。
显然,约翰-汤姆逊要比布雷尔爵士幸运。在北京,他和总理衙门的满族大臣谈笑风生,拍下他们手持烟斗闲聊的情景;在富商朋友的引荐下,他深入闺院,拍下满族妇女优雅用餐的照片;在天津,他用镜头记录下仁慈堂废墟的内景、望海楼教堂废墟的外景;在南京,他目睹了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师傅们如何制造枪炮和弹药;在福建,他和万广岩寺的僧人攀谈,看农妇们采茶;在香港,他拍摄画师如何做画,街头的乞丐如何为生活而挣扎,一切都有照片为证。
布雷尔收藏馆的义务讲解员塞娜介绍,1837年,约翰-汤姆逊出生于爱丁堡,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结束学业后,约翰-汤姆逊白天在一家眼镜行做学徒工,晚间在爱丁堡艺术学院(赫瑞-瓦特大学的前身)进修自然科学、数学和化学,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他学会了摄影。
1862年4月,约翰-汤姆逊去新加坡投奔已经在那里立足的哥哥,并着手在当地开办摄影工作室。也正是在新加坡,约翰-汤姆逊开始了旅行摄影的生涯。他首先游历的是老挝、柬埔寨,拍摄人物、事件和旧址,1867年,他回到爱丁堡,出版了《柬埔寨古迹》。
中国是约翰-汤姆逊“探险”的第二站。1868年至1872年,约翰-汤姆逊以香港为“大本营”,游历了广东、福建、北京以及华东和华北地区,然后南下长江流域,行程近8000公里。中国之行令约翰-汤姆逊大开眼界,也令他成为了“中国通”——1873年,约翰-汤姆逊出版了《福州和闽江》,不久,《中国和中国人画报》出版,1898年,《镜头前的中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