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6-15 14:41:02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程晓筠 Edward 点击:
他是哈佛哲学系毕业生,海德格尔的门徒;他是电影界的J-D-塞林格,一位在哲学和自然之间游走的隐士;他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和反复无常的灵感,又令人想起了史坦利-库布里克。电影人趋之若鹜地想同他合作。41年里,他只拍了五部电影。他最新的《生命之树》获得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

不过,自从马利克1973年的导演处女作《穷山恶水》问世以来,一部分电影人和观众便始终坚定地追随在他身后。此后,他只拍了《天堂之日》(1978年)、《细细的红线》(1998年)、《新世界》(2005)及今年获奖的《生命之树》。曾有人将马利克比作是电影界的J-D-塞林格。这两位艺术家都证明了一点:只要作品足够伟大,即使不靠宣传或曝光,也自会成功。多年之前,甚至还有一则传闻将两人联系在了一起:说死守着电影改编版权的塞林格同意由马利克来翻拍他的经典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的安静和长时间缺席,似乎把他抬上了一个在电影界如上帝般的地位,同行们都不顾一切地要同他合作。”英国《独立报》写道。最典型的例子无疑是1998年的战争影片《细细的红线》——肖恩-潘、阿德里安-布罗迪、乔治-克鲁尼、约翰-库萨克等十几位好莱坞一线男星争相加盟,为和马利克合作。该片的一位制片人在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曾想去剪辑室一睹马利克身影。工作人员告诉他,马利克并不在那儿。制片人说:“没关系,我只想在他待过的房间里待一会儿。”

 

当然,并不是所有和马利克合作过的电影人都赞同他的拍摄方式和理念。在片场,他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和反复无常的灵感,令人联想起了史坦利-库布里克。他让演员几个月地待在片场,却最终在剪辑室里把他们剪掉。在《细细的红线》果,乔治-克鲁尼出现了66秒,约翰-屈伏塔出现了209秒,而米基-洛克、比利-鲍勃-桑顿这两位当时如日中天的男星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两人都没出现在最后的成片里。好莱坞著名配乐大师、曾为《泰坦尼克号》谱曲的詹姆斯-霍纳为马利克2005年《新世界》所写的音乐,最后却被他换成了瓦格纳的《莱茵的黄金》和莫扎特的《第23号钢琴协奏曲》,气得霍纳直抱怨:“音乐上一团糟。”

 

阿德里安-布罗迪无疑是被马利克忽悠得很惨的演员。这位凭借《钢琴师》加冕奥斯卡影帝的男星,原本是出演《细细的红线》中的男主角考普拉尔-弗埃。即便在最后的剧本里,他的角色也包办了大部分戏份。然而当看完影片后,他惊呆了——他的角色在长达3小时的影片中只出现了5分钟,甚至还没有树的出境时间长。

 

“马利克控制了一切。在片场,没有演员敢于自我表达,不敢说话,缩手缩脚。”布罗迪说道,“我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在拍片时把整个概念都改了。”

 

与布罗迪演对手戏的比尔-普尔曼更惨,但他倒依然愿意与马利克合作。有一天晚上,普尔曼接到了马利克的电话:“有个坏消息,我要把你的戏全删了。但我想让你来配画外音。”

 

普尔曼说:“你确定吗?这个旁白的角色却不在影片里出现,不奇怪吗?”

 

“不奇怪,我觉得这很棒。”马利克说。

 

于是,普尔曼为影片配了长达28页纸的画外音。结果后来,马利克又打来了电话:“比尔,我很喜欢你的声音,但我不准备用它了。因为这样会很奇怪,你在为影片说旁白,却没在影片里出现。”

 

《美国的诗意视野:泰伦斯-马利克的电影》一书的作者汉娜-帕特森认为,马利克这种犹如隐士般的生活方式,增加了别人对他的兴趣和他作品的价值:“从某种角度而言,如果你对导演不了解,便会更专注于作品本身,否则你潜意识里会把他的背景和电影联系在一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