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的原因很复杂 2011-06-15 14:41:02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程晓筠 Edward 点击:
他是哈佛哲学系毕业生,海德格尔的门徒;他是电影界的J-D-塞林格,一位在哲学和自然之间游走的隐士;他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和反复无常的灵感,又令人想起了史坦利-库布里克。电影人趋之若鹜地想同他合作。41年里,他只拍了五部电影。他最新的《生命之树》获得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

哲学与自然

 

在《细细的红线》里饰演戈登中尉的尼克-诺尔特曾说,马利克的大脑是“无限”的。

 

“这位哲学家导演的作品如此之少的原因在于,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试图回答一个关于生存的意义的问题,每次他都给出一个答案——‘难以理解’。”《泰晤士报》曾这样评价泰伦斯-马利克。

 

新片《生命之树》只是马利克的第五部作品。影片有布拉德-皮特和肖恩-潘两大好莱坞巨星的加盟,其中有一段长达几十分钟重现宇宙大爆炸及地球生命诞生的特效,有数字技术做出来的恐龙。但影片绝不是什么暑期档大片。和前两部《细细的红线》和《新世界》相比,《生命之树》更加隐晦,更意识流。

 

在《生命之树》中,马利克放弃了普通的线性叙述,将上世纪50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变迁放到了世界起源、人类诞生的大背景中。布拉德-皮特扮演了一个慈爱的,但有时过于野蛮严厉的父亲,西恩-潘则扮演他最大的儿子,成年后通过思考回忆往事。制片人波拉德称《生命之树》的剧本像一首诗;影片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则把它和俄国文学联系在一块。

 

《时代周刊》这样评价《生命之树》:“正如上世纪70年代那些野心勃勃的电影杰作一样,《生命之树》要求观众完全参与进去,仔细琢磨那些画面,如同当年那个哲学系学生泰伦斯-马利克琢磨海德格尔的著作一般仔细。”

 

哲学与自然,是马利克作品的主要命题。马利克的哲学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上:人性以及人类的行为都是向恶的。它们只会毁灭、破坏本可以经久不衰的和谐存在。他对于自然化行为的爱,在《细细的红线》的结尾展露无遗——一颗芦荟长在一个被废弃的士兵头盔上;而在《新世界》里,他甚至用CGI特效制作出已经灭绝的卡罗来纳小鹦鹉。

 

去年10月,《细细的红线》里被马利克忽悠的比尔-普尔曼去了趟俄克拉荷马州的普拉列高禾草原.,那里正是马利克成长的地方。“有一种中西部特有的自然美,”看着这片开阔的区域,普尔曼似乎有所领悟,“我想他所受的教育,正是来自这股自然的力量。他很好奇。在片场,他更像度假,享受着眼前的自然美景,似乎根本没有责任和指标的约束。”

 

马利克于1943年11月30日,出生在伊利诺伊州渥太华市,他的家庭并没有文艺渊源。他于1961年进入哈佛大学哲学系就读,导师是著名的怪才哲学家斯坦利-卡维尔。卡维尔关于电影理论的著作《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被引为经典,不过他为年轻的马利克打开的并非电影之门,而是向他推荐了马丁-海德格尔的作品。从此,马利克成为了海德格尔的门徒,大学期间还远赴德国,向海德格尔本人求教,并开始翻译他的著作《论根据的本质》。

 

马利克1965年从哈佛毕业后,拿着罗德斯奖学金前往牛津大学的莫达林学院继续深造哲学。然而,由于和博士论文导师、英国著名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在关于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哲学研究上起了分歧,最终马利克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就回到美国。至今在莫达林学院网站的“失联校友录”中,还能找到马利克的名字。

 

1968年,马利克获得了讲师聘书,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了一年哲学课程,不过他后来坦承自己“并不是个好老师”。那段时间,他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为《生活》、《纽约客》等媒体写稿,后者还曾委派他去玻利维亚做实地调研,写一篇关于切-格瓦拉的文章,但那篇文章一直没能完成。此外,马利克还曾为《纽约客》写过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的讣闻。

 

不知从何时起,马利克的兴趣从哲学转向了电影。1969年秋天,他来到洛杉矶,在美国电影学院正式学习电影。那段时候,马利克也替人做过改写剧本的工作,包括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肮脏的哈里》,以及丹尼斯-奎德和薇诺娜-瑞德主演、取材自摇滚歌手杰瑞-李-刘易斯生平的《大火球》等。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