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梦阳:我的艺博会情缘 2011-06-22 11:00:40 来源:王志伟博客 点击:
艺术博览会作为一种艺术商业的模式,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一种艺术品展示和交易活动,也是国际艺术二级市场除拍卖外最大的交易形态,有人也称之为一级半艺术市场。艺博会作为艺术与市场的集大成者,是包罗万象的、更大的综合性市场运作模式……

艺博会

 

艺术博览会作为一种艺术商业的模式,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一种艺术品展示和交易活动,也是国际艺术二级市场除拍卖外最大的交易形态,有人也称之为一级半艺术市场。艺博会作为艺术与市场的集大成者,是包罗万象的、更大的综合性市场运作模式,在特定的时段内将画廊、艺术机构、艺术作品、艺术家、买家及其他艺术消费者迅速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短期取得高效益。

 

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博览会是1967年在德国科隆创办的Art Cologue。发展到现在,几乎世界上每个中心城市至少都有一个艺博会,像瑞士的ART Basel、美国的The Armory show、法国的FIAC、德国的Art Cologue、英国的Frieze Art Fair、荷兰的TIFAF都是各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艺博会中的翘楚,看得出来这些比较重要的早期艺博会主要集中在欧洲,也说明了最早的艺术市场是从欧洲兴起的,而当地民众以及收藏家对艺博会的重视和拥戴,也充分说明了在西方国家艺术教育的历史之悠久。当然纵向来看,艺博会的影响力、实力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像十多年前法国的FIAC还是世界上最好的艺博会,但是现在Art Basel已经超越了它。构成实力变化的原因很复杂,包括政府政策、服务水平、收藏水平、城市硬件等各方面,但从总体上来讲,艺博会对艺术市场和艺术发展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了。

 

中国最早艺博会是1993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举办的“中国艺术博览会”,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到了美国人在香港组织的艺术博览会获得了成功。我有幸参与了这次博览会组织和规划,更有意思的是因为这次选择让我坚持到了今天。“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广州举办了两届之后就移师北京了,又过了10年,就消失了。纵观这接近20年的中国博览会历史,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我们进步了太多。当初的艺博会没有画廊来参展,只有荣宝斋的几个画店,其余全是艺术家本人,他们携家带口、亲自上阵在博览会上创作、议价。艺术品也没有包装,大部分是用胶条贴在墙上或者摆在地上,类似于农贸市场,当然组织者的服务业差强人意,宣传主要靠“传销”。这样看来今天的“艺术北京”与以前的博览会相比还是有了质的飞跃,首先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以画廊为参展单位的博览会,其专业水平与规范程度与艺术家个人参展不可同日而语,博览会本身的操作和服务也一天天向国际化靠拢,并且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艺术北京”也逐渐有了影响力。

 

当时国内的艺术媒体也很少,《美术》是最早的官方媒体,也是那个时代艺术家的精神食粮,社会主义主旋律是它的方向。另外还有美院的《美术研究》,更注重于学术研究。后来比较有影响的有了《江苏画刊》、《连环画报》,在一段时期也对美术新思潮的推动产生了积极作用。《画廊》杂志刚刚出现的时候也是把杂志当成纸上画廊来办,当成作品发表的一个重要窗口,介绍那个时期的优秀作品,只是不销售,和今天的《画廊》杂志还不是一个概念。现如今媒体百家争鸣,推动艺术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艺术市场的发展。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真正有远见的媒体还是应该保证其公正性、客观性以及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艺术媒体也是艺术产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传播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更大范围地影响人们的审美取向,而这一点是与艺博会的艺术教育功能相通的。

 

其实无论东方或者西方的艺博会,都是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精神需求增长的产物,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表现。西方的艺博会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艺博会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的必然物,艺术博览会对艺术市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很多新艺术、新艺术家都是通过艺博会的平台为大家所熟知。由于国内艺博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距离国际顶级艺博会还是有些差距,尤其在服务细节、展览内容、展览规模这些硬性的指标上,他们高度成熟的收藏体系、艺术教育体系和画廊体制等也是我们还需下功夫攻克的重要问题。中国虽然也有收藏习惯,但在近现代出现了断层,而这正是现代画廊业、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的落后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更重要的还在于经济基础以及操作模式。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国一直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巨人在东方崛起,但文化的发展明显有所欠缺。但无论是国家政府、地方政府,到艺术的从业人员都认识到,经济发展之后文化的崛起势不可挡,艺术市场的发展前景一片乐观,所以政府“十二·五”规划也特别强调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纷纷以798为模板在各地发展艺术区,并且给艺术产业比较好的政策。艺术从业者需要去做的工作也的确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我们的专业知识,将一些好的艺术品推荐给大众,通过我们一点一滴的工作将那些对艺术感兴趣的人们引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艺术教育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艺术的传播除了靠艺博会和媒体,其次就是画廊,通过画廊的展览和推广,将艺术带进千家万户。在中国一级市场画廊相对薄弱,但它一定会成长,未来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不可能说靠几个拍卖行就能一下子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拍卖行辉煌的成绩背后只是少数人的游戏,与生活没有发生关系。毕竟艺术的发展、艺术市场的发展是整个社会文明的体现,我相信伴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中国艺术市场、画廊以及博览会肯定能够迎头赶上。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比国外少走了很多路,所以碰到问题是必然的,因为艺术是“艺”与“术”的结合,当代艺术不仅仅只有观念,还需要技术将观念的力量得以最大发挥。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迅猛发展之后,也需要向后看,也需要补补课,寻找艺术的最本质的东西,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部吸取营养,好的艺术是一代人的精神体验,是时代精神“不可说”的载体。而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心,也将在世界艺术版图上越来越重要,我对北京将成为亚洲艺术中心充满信心。未来几十年,北京的艺博会也将会与世界顶级艺博会比翼齐飞。
 

 

 【相关资讯】

董梦阳:画廊协会将扮演什么角色

董梦阳:我们带来的可能是未来的藏家

董梦阳:“艺术北京”造梦师

专访艺术北京博览会总监董梦阳:艺术不能抛弃技巧

董梦阳:在报复性消费后追求文明的生活

专访董梦阳:中国当代艺术走出去的路很长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