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春拍主推中国首届庭园艺术石雕专场 2011-06-28 10:08:45 来源:大江南收藏 点击:
西泠春拍将推出“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此次专场共呈现100件拍品,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庭园石雕佳构,以石盆、石凳、石桌、抱鼓石为主体,亦汇聚了石狮、席镇、赏石等石艺术作品,在“叠山理水”的景境之外,更多地从实用性的角度,体现文人庭园生活的雅趣。

一个传递庭园文化的梦想,一个分享文人生活雅趣的想象,藉由今季西泠春拍的“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成为现实。以“中国庭园”这一载体表达“生活的艺术”,去体味一种文明,一种历史,一种新意。此次专场共呈现100件拍品,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庭园石雕佳构,以石盆、石凳、石桌、抱鼓石为主体,亦汇聚了石狮、席镇、赏石等石艺术作品,在“叠山理水”的景境之外,更多地从实用性的角度,体现文人庭园生活的雅趣。

 

 

庭园:寄托文人生活雅趣的理想之地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庭园,无一不沉淀着历代文化的精华。从建筑布局到石刻木雕,庭园主人的生活雅趣和美学品位一一呈现。庭园亦是一种文化,于自然是一叶人文风景,于人们是一种生活方式。

 

庭园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形式存在,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脉络,由模仿自然山水向寄情文人山水的发展过程中,自宋代步入新的美学境界,到明、清进一步成熟。这时欧洲正在大量建造城市街区,以显示出城市的繁荣,而中国正热衷于独门独院,包容山水的庭园建设。江南和北京形成了一批充满书卷气和雅逸艺术格调的庭园,留下许多不朽的佳作。值得称道的是,当时的文人、画家直接参与了造园,不少人成了造园大家。文人的庭院园林源于山水意识。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在庭园的实境上,除了以往的全景山水写意式缩移摹拟,还出现了更为深化的造境手法:在叠山理水上以局部代替整体,折射出文人画中以少总多的写意追求,在色彩上以白墙青瓦、栗色门窗表现淡雅心境,植物上以莲、梅、竹、兰包含象征意义……由此,庭园的意境更为深远,庭院艺术比以往更加密切地熔冶诗文、绘画趣味,从而赋予其本身以更浓郁的诗情画意。更主要的是,宋、明、清发展至今,庭院成为文人生活极为重要的一处所在,体现了文人容纳万有的胸怀。

 

“主人无俗志,筑圃见文心”。情趣高雅的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驰骋情思,庭园内的水石景致、一草一木,无不流溢出氤氲的文人气息,渗透着雅的情韵。位于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社址为典型的江南庭院,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而秉承西泠印社百年文脉的西泠拍卖亦于2009年末入驻晚清大学士府王文韶故居,院落内幽静典雅,物华文茂,呈现了中国庭院艺术的江南风格,也藉由此传递了西泠拍卖倡导“艺文并重,典藏生活”的理念。中国庭园艺术追求人文雅趣,融合山水、建筑、花草、书画、金石等多种创作元素,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蕴含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致,代表了庭院主人的生活品位和文化修养。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我们知道,历史是不可以没有美学实体的。一个传递庭园文化的梦想,一个分享文人生活雅趣的想象,藉由今季西泠春拍的“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成为现实,以“中国庭园”这一载体表达“生活的艺术”,去体味一种文明,一种历史,一种新意。

 

【相关阅读】

西泠古籍春拍重彩纷呈,引来学界“助阵”

黄丕烈手校、吴湖帆夫妇校藏《梦窗词》将现西泠春拍

西泠印社2011春拍中国艺术品公开征集暨免费鉴定

西泠拍卖将赴多地公开征集暨免费鉴定

杭州西泠拍卖下月还会搞名酒拍卖会

“顾批”“黄跋”合璧西泠,海归《国语》震动学界

西泠印社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品征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