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批评家“终南雅集2010”综述 2011-07-06 11:08:5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游优 点击:
所有的会议都要花费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所以,一场会议既要开得不枯燥无味,又能有所价值并不容易。若做得不好就成了一群人权力的全面展现。开会就是某些有着强烈权力和名利欲望的批评家的一次滑稽表演舞台。

 

所有的会议都要花费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所以,一场会议既要开得不枯燥无味,又能有所价值并不容易。若做得不好就成了一群人权力的全面展现。开会就是某些有着强烈权力和名利欲望的批评家的一次滑稽表演舞台。而大多数批评家开会最反对的是会议形成体制或机构,枯燥而模式化。在工作场所以外的地方会议,大家都会觉得轻松。

 

“雅集”是邀请一群对学术、美术、当代艺术,或者是对艺术领域里面有兴趣,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畅所欲言、不受任何拘束、自由地发表见解,历史上有众多的雅集的形式,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开怀畅谈。以雅集的形式做交流平台有别于正襟危坐的正式会议,是各界人士互相自由探讨的聚会,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老静态式的文人交谈的高雅品格的追溯。“终南雅集2010”选择在西安的终南山,这座文化山脉、宗教山脉、政治山脉。它又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南宗与北宗山水画的发源地,蕴涵着深厚的文化。

 

作为第一次举办的“终南雅集”,活动时间定在2010年8月25日到8月28日,一共四天时间,活动将分别在西安的高家大院、蓝田玉川酒庄、终南山樊洲画馆举办,预计今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活动的策划者是彭德、陈展辉、杨霜林、樊洲。“终南雅集2010”是由美国思班艺术基金会策划组织的批评家、学者的艺术雅集活动,由西安么艺术中心、西安古城高家大院以及终南山樊洲画馆协办,邀请美术界的朋友聚集西安共同交流讨论的集会。在闲适自由的氛围中探讨艺术产业模式和艺术批评、艺术创作心得和其他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雅集有别于传统的会议和研讨形式,而是以一边游览,一边座谈的方式,并在活动中穿插各类艺术展览。讨论分主题发言与专题发言,题目均为自拟,各与会发言人选定发言主题,不受限制,可以讨论任何感兴趣的话题,在活动结束后出版文集。今年雅集活动邀请的嘉宾分别是(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展辉、樊洲、韩晶、卢缓、鲁虹、刘淳、彭德、孙振华、佟玉洁、杨小彦、杨霜林、邹跃进、张渝。

 

在四天的活动中,与会者游览了曲江,夜游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曲江池东面的“寒窑”。参观了马达思班设计的西安广电中心、西安纺织城“么艺术中心”和马清运设计的“玉山石柴”、“井宇”以及“酒舍”。嘉宾在“井宇”聊天、游泳,在蓝田玉川酒庄参观玉川酒厂生产线、品酒。酒庄负责人介绍了制作红酒的整个过程,并带大家参观制酒间和酒窖,品尝玉川酒庄的柿子酒和赤霞珠的红酒。

 

高家大院“雅集讨论”

 

雅集讨论主要分为两天,8月26日在高家大院和8月28日在终南山的樊洲画馆。高家大院是一座老宅子,位于鼓楼之北城内现存唯一的明代院落,是西安画院副院长也是雅集活动的协办杨霜林的私人院宅,院子坐落在西安旅游者最为热闹的北院门清真小吃街上,院外是热闹沸腾的商业气息,院内却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和长着青苔的石阶另有一番风味在此氛围中讨论发言,显得别致和古雅。

 

26日上午的讨论由杨霜林主持,孙振华、鲁虹和邹跃进分别做了发言。在这场讨论中,邹跃进提出的解构与建构知识体系成为了一个极好的讨论主题,引起各位嘉宾的讨论。雅集没有主题,也没有议题、章程,发言人可随意发言,但若碰到意见相左或感兴趣的话题,便会延伸下去,深入探讨。整个会议并无强烈的争执,是友好的交换意见和学术交流,更像文人间的闲趣论道,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孙振华以轻松快乐的方式开启了雅集的序幕,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波兰的生活、城市文化和游历。波兰在历史中曾三次被瓜分,成为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的保护国。他重点介绍了波兰几个有名的城市克拉科夫、弗罗茨瓦夫、波兹南并与中国的西安、武汉、广州做了对比,分析城市间的差异和文化特征。他用自己拍摄的旅游图片和旅程中有趣的故事带着大家经历了一次异域之行。

 

接下来鲁虹的发言又将话题转向了严肃的学术问题探讨,会场气氛此起彼伏。他的题目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红色记忆”。在这个问题上他做了充足的准备,收集了很多资料并在清理资料的过程中,总结出30年历史书写的主线,他认为从后社会主义这个角度解读30年来艺术发展的过程,也是理解一个特定阶段的文化、社会、政治乃至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条件。在他的发言中指出中华共和国可分成两个大的阶段:第一是追求十分理想化的比较主流的目标“前社会主义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后社会主义阶段”,追求实事求是经济改革的开始阶段,中国的美术创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美术界反叛的主要是文革写作创作的模式。美术创作强调对历史和现实真实的呈现,对现实的历史进行反思和反叛一味歌功颂德的创作模式,希望回到真正的现实中去,出现了超越主流叙述和传统创作的和生活阴暗面的一些作品。随后他又回顾总结了八五时期艺术的特征,艺术家们吸收西方学者的观点,同时在创作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前社会主义一些文化资源也进行了巧妙的记录。鲁虹发言的第二个重点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红色记忆问题”后社会主义的艺术创作的几个特点:完全否定了由前苏联文艺部门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和在文革中大力提倡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模式;它并不像早期的经典的先锋派一样,强调用艺术作品表达对现实的反思和评论,强调集体和个人的一种记忆,在这样的过程中艺术和社会、艺术和历史、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而是出现了新的趋势;极为有效的借鉴了后现代的艺术策略。当年流行的体现主流形态的一些图象被超越,被突出的往往是更新的创作的意图。并以张晓刚、王广义等以历史题材为主题艺术家的作品为例,从历史的现象中提炼文化符号进行艺术表现,将红色记忆与艺术作品图像做了分析。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