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07-13 09:54:10 来源:《画坛逸闻》 作者:李汀、李雄 点击:
美术家需要模特儿,模特儿离不开美术家。他们与画家共同演奏着一曲交响乐章,在这个乐章中有不少小插曲,通过这些插曲,我们可以领略到艺术家们是如何对待模特儿、对待生活、对待艺术的。同时还能了解到不同阶层模特儿的鲜明的个性。

最合适的模特儿人选:达·芬奇为画《最后的晚餐》,到了最后只剩下两个人物头部空着(基督和叛徒犹大),长期不画。这引起了这个教堂的僧院长的不满。过了些日子,画面上只剩下犹大的头了。在经过了与公爵一番纠缠之后,达·芬奇说:“最后一个头也要寻找,但如果终于找不到更合适的,就准备用那个讨厌的不逊的僧院长的头作模特儿。”于是,他完成了犹大的头。那形象活像叛徒和残酷无情的真实形体的结合。

 

最早的美术学院专职模特儿:一般美术史学家认为,专职模特儿的历史应当从第一所美术学院——巴黎美术学院成立(1648年)开始。

 

要求模特儿条件苛刻的美术院校: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立初,选用的男模特儿要求身材高大,比例匀称,还要穿着不同服装得体,尤其要智商高,工作经验丰富,摆姿势有持久力等。这些条件简直和选议员差不多了。

 

最可敬的模特儿:法国的杜博斯克(Dobosc),因长期给大卫和布格鲁作模特儿而出名。他生活简朴,一生未婚。从7岁开始作了60年模特儿。他利用作模特儿的收入积蓄了一笔财产之后在困难中死去,这些财产达18万法郎,他全部赠送给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作为他们考罗马奖学金和考场雇用模特儿之需。艺术家们为了报答杜博斯克,塑造了他的胸像并竖立在美术学院中。

 

倒霉的模特儿:在画家M·昂格尔画室,有一次一个比谙练的模特儿上了模特儿台,却不知该采取什么动作。一个爱恶作剧的学生命他:“抬起一只脚来。”模特儿乖乖地抬起来了。“好!”指挥又说:“抬起另一只!”可怜的模特儿照样服从指挥抬了起来,于是只好扑通跌倒下来了!

 

最尊重模特儿的艺术家:为了给予模特儿以应有的尊重,徐悲鸿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主张称模特儿为“范人”(即受人尊重之人)。为了使人们对模特儿工人改变轻视的态度,徐悲鸿先生要学生们日常和他们如同学们一样看待,在课余帮他们学习。徐悲鸿自己还和模特儿一桌就餐,并动员学生也参加在教员食堂与他们同桌吃饭,以造成一种平等相待空气。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