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贡布里希《艺术史的故事》时,我们被其流畅而典雅的语言所折服,像一位哲人在讲故事,文字通俗而蕴味深长,既能让人感受到丰富的内涵与知识,又能让你感受近距离的美。当艺术发展到现代,艺术进一步融入生活,艺术变得无处不在,将以前封建贵族、资产阶级知识精英才能够享受到的精神娱悦带到了寻常人的精神世界里,目前,中国多元文化与多种接受层次处在同一个时代里,极小众的当代艺术遭遇到普罗大众的审美,精英艺术与流行文化的对抗与融合正在经历一场此消彼长的精神战争。
有很多朋友来看艺术展览的时候,经常说画得像或是看不懂,虽然我们每个人天生对美有自己的判断与取舍,但更多人对审美没有任何概念,完全分不清艺术品的好坏,所以当当代艺术以社会问题和形式语言表达观点时,艺术接受成了一个难点,如果不想让当代艺术成为一个自娱自乐的小圈子,那么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必须为大众所理解并接受才能更有生命力。随着大众媒体对当代艺术的频繁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当代艺术,在媒体传播发达的时代,媒体承载了越来越多艺术传播与普及功能,这让很多没看过凡高、毕加索的作品的人,熟知了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世界艺术大师。
当代艺术能否作为一般的消费品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提高个人的审美与品质呢?个人认为:艺术走向大众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普通民众的审美眼光,人天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没有审美训练的人与经过专业审美训练的人看待同一艺术品,由于审美经验积累的不同,呈现的结果差异很大,人人都是艺术家是艺术平民化的一种理想,取消了艺术评价的标准的同时,对艺术好坏的评价也失去了效力。另一个问题是艺术消费,原创艺术品是终极消费品,如果没有消费能力,离一般人的生活距离则是非常遥远的。一般大众大多处在满足生存需求的阶段,根本不具备购买原创艺术品的能力,如果有机会看到好的美术展或是好的印刷品便是提高审美能力的良好途径,更多人了解艺术依靠媒体传播,包括电影、电视、网络与杂志,还在大量的展览画册。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20世纪下半叶,安迪·沃霍尔倡导的波普艺术,主张让艺术走向大众,用一般人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形象作为创作题材,将观赏者带入艺术之境,他创造的全新艺术形式,让其个人与作品也获得艺术上的特殊地位。此后,艺术流行化,时尚化在日本被进一步继承与发展,在与商业结合的过程中,让艺术家也获益非浅,目前,这种趋势在中国滥觞,由于创作理念发生了变异,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的影响利弊参半。
从现实角度来看,2009年的时候,上海证大美术馆转换经营方式,成立喜马拉雅艺术超超市,致力于艺术走向生活,艺术平民化的实践尝试。现在更多的美术馆与画廊都参照这一模式经营艺术,拉近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当代艺术也从小众媒体报道发展大众媒体的积极参与阶段。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精英文化,艺术家通过作品消解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将艺术带给每个人并使之精神品质发生变化。以媒体为联结的艺术时代,艺术并非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取长补短的生活游戏。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是提升个人修养与内在文化的东西,我们常说“三代产生一个贵族”,当我们只以艺术品价格去衡量这个作品的好坏时,其实你已经离艺术遥远了,艺术的良性发展必须让其走向自律与审美,唯有如此,普罗大众才能超越局限,享受到当代艺术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兴强于黄桷坪桃花山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