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子展“第二张脸”刘瑾借眼镜传达真实与虚妄 2011-08-09 19:18:20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冯明明 点击:
2011年8月9日下午四时,由顾振清策展的“第二张脸”刘瑾摄影新作发布展在白盒子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现场,人头攒动,艺术家刘瑾在圈儿内的好友纷纷到场祝贺,观展者络绎不绝。

白盒子展“第二张脸”刘瑾借眼镜传达真实与虚妄

刘瑾作品

 

2011年8月9日(99艺术网 冯明明)下午四时,由顾振清策展的“第二张脸”刘瑾摄影新作发布展在白盒子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现场,人头攒动,艺术家刘瑾在圈儿内的好友纷纷到场祝贺,观展者络绎不绝。

 

艺术家刘瑾阐释“眼镜”独特含义

 

此次展览中,艺术家刘瑾试图通过拍摄同一个人戴眼镜和摘掉眼镜两种不同的状态,展现人物微妙的面部差别以及更深层的心理变化,为观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观察“人” 的角度。

 

眼镜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要么作为弥补视力残缺的工具,要么作为装饰、保护或掩饰自我的工具,在刘瑾的作品中眼镜是一个隐喻,人通过眼镜看到一个清晰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也投射着人的欲望、虚荣、贪婪和嫉妒,更混杂着各种价值标准和前代积累的经验知识,于是便存在这样的疑问:“眼镜”真的能帮人看清真实的世界吗?

 

当我们拿掉眼镜,眼前的一切变得含混不清,如果这才是人真正看到的东西,那么,是不是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世界?而人的认知却是复杂的,比如有的人拿掉眼镜,眼睛反而显得深邃,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呆滞。

 

本次展出的作品便是通过表现各种戴眼镜的人的不同状态,来启发观者探讨和反思有关人类认知的问题。

 

艺术家刘瑾选择拍摄对象“有要求”

 

刘瑾自2007年开始策划拍摄这些作品,并于2010年6月着手进行拍摄。最初,艺术家设想拍摄200人,拍摄对象定位于全球不同年龄、职业、肤色的人。他也曾在拍摄名人和普通人之间犹豫不决,选择名人,可以带来一定的明星效应,并且操作起来更加容易,但是会削弱作品的内涵,使作品看起来更倾向于功利性和商业性;选择普通人,不能带来宣传的便利,但是增加作品的普遍性。

 

刘瑾选择了三分之一的普通人,三分之二的名人。在拍摄过程中,他将与社会中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人的沟通也渗透到作品里,在这过程中,沟通成为一种互动的护城,成为作品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艺术家刘瑾畅谈“转型”

 

众所周知,刘瑾的摄影主要反映了70后艺术中的青春残酷主题,70后艺术对于青春主题的表现涉及绘画、雕塑、摄影、Video和行为艺术等众多领域,刘瑾的摄影也可以归为一种青春摄影的概念,它的主要背景在于观念摄影和青春艺术的结合。尽管刘瑾在1990年代中期拍摄过一些青春生活的摄影,这可能是青春艺术的最初视觉经验的表现。在九十年代末,刘瑾来北京后最初参与的前卫艺术实践是行为表演,比如“一样的我”(1999)、“某一天”(1999)、“镜子前的我”(1998-1999)等。他的代表作品“天使”系列,也多是通过身体的行为传达对现实、个体生命的体验,旨在表达一种受伤、脆弱和充满不确定的状态。

 

2007年,刘瑾在和朋友交谈时,从朋友摘下眼镜揉搓眼睛这样不经意的动作中获得灵感,探索通过直白的视觉冲击表达艺术介入社会的一种可能。

 

本次展出的肖像作品,据刘瑾透露,在未来的三年、五年、十年他会一直探索下去,并打算继续创作三个肖像的系列作品,以强化对观者的感悟。他说,在艺术创作之路,他不会拘泥于固定分明的艺术表达方式。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他会一直探索着走下去。

 

艺术家刘瑾鉴定“当代摄影”与“传统摄影”

 

刘瑾认为,当代摄影与传统摄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在两个不同的语境去阐释。传统摄影侧重在利用光、暗房、摄影技术等的基础上一种记录方式。而当代摄影则更加侧重于倾注了艺术家的观念的表达,如艺术家对事物的深入解读、对社会存在的某种批判性或是对文化的思考等等。

 

作为当代艺术体系中的当代摄影,艺术家刘瑾与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人士的沟通过程本身已经渗入作品层面。一方面,可以从中看到当代艺术介入社会的程度及其可能性;另一方面,有选择地邀请和说服各行业、各阶层不同身份的人参与拍摄也是艺术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挑战,对方的接受和拒绝以及艺术家的游说过程都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过程不但深化的作品的内涵更凸显了本次展览的意义。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1年8月15日。

 

【相关资讯】

【在线展厅】“第二张脸”刘瑾摄影作品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