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平行展在威尼斯展出,引起了国内外的很大反响。 中国“历史文化进入当代,其系统早已不完整,呈现出一种碎裂的状态,和其它文化互相交叉。在这种文化语境下,我们如何把自身历史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通过个人化的艺术语言加以转化,这正是当下中国艺术家应该直面的问题。”——策展人王林老师努力探究的问题结集于此。
采访:赵美发
编辑:尹成
采访人:批评家、策展人王林
(王林=王 赵美发=赵)
赵:王老师,今年双年展有主题展、国家馆展览和平行展等等。而平行展申请量大,申请难度也很大,王老师在申请过程中肯定有些比较艰辛的事情,或者是感触比较深的东西,能否给我们讲一下。
王:近年威尼斯双年展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就是在主题展和国家馆展览之外增加了平行展。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章程,强调原创性的艺术创作和展览的学术性。这是对威尼斯双年展很好的补充。大家都知道主题展是单个策展人按照自己的意图来组织的展览,它有一定学术性,但比较有限。每一次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总会受到很多批评,因为意图太鲜明了,就有很多排它性。另外一个是国家馆展览,国家馆展览严格说来,在学术上跟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期待的学术状态难以有更多的吻合。国家馆展代表的是国家权力及形象,这在中国国家馆表现得特别明显。
平行展是全世界自由策展人按照自己的学术诉求向组委会提出申请,在威尼斯城区场馆里来组织的展览。这样就开辟了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来自于民间,是自由选择的、具有自主性的展览活动。它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更加多元的选择,可以把不同于国家馆的艺术倾向呈现出来。我觉得这种不同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在对比关系中,看到不同地区艺术的更为真实的面貌。
威尼斯双年展的展览非常多,同时有一百多个展览。你的展览要能够突现出来,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非常重要。首先是展览本身的力量,除了一定规模,艺术品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我们这个展览力图要做到的,也的确引起了国外媒体很多的关注,包括德国国家电视台、德国《明镜周刊》、香港的凤凰卫视都对展览进行了较大篇幅的报道。王承云等人及作品都上了《明镜周刊》,要知道这对德国艺术家也是很不容易的。第二个是场馆问题。这次我们的展览场地非常好,就在学术桥的旁边,在威尼斯画派展览馆的边上,很便于参观。第三个是传媒,我们利用有限的资金,做了些很有效的宣传,如船头的广告及发行四万份的《威尼斯新闻》地图等。由于这个展览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特别是与国家馆有很大的不同,引起了许多意大利媒体的主动关注。他们是主动来报道,国外的媒体基本上都没有花钱。我觉得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出场应该在媒体上做很好的宣传,要有充足的资金来作更多的宣传,才能引起更多的人、重要机构、批评家、策展人或者媒体能够看到这些作品,这很重要。在威尼斯做展览,是消费最高的地方,也是最花钱的地方。
赵:这次展览,应该说经费支出很大,王老师是如何处理经费问题的?
王:我们基本上是采取AA制,就是每个艺术家找自己的资助者或资助机构,想办法来参加这个展览,我只负责策划、邀请、组织。这次展览我是义务策展,没收一分钱策展费。艺术家也不容易,主要是看重这次展览本身的学术价值。国外很多大型展览都是这样,策展人、主办机构是不管经费的,艺术家自己去找基金会、找艺术机构资助,中国艺术家要适应这种国际惯例和规则,要习惯于和艺术机构、基金会、艺术资助人打交道。策展人必须在某种意义取得学术自由,他不能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经费考虑上去,应该多考虑学术问题,考虑怎样把这个展览做好,不要让一些本来与展览学术诉求无关的东西,成了策展人主要考虑的东西。功利的东西在国内看得太多太重,学术主题、学术诉求、学术研究、学术阐释、学术探讨变得反而不重要,金钱的问题、操作的问题变成了主要的东西,这样很不正常。不管怎么样,国际展也好,国内展也好,的确要花钱,但钱要花在刀刃上,特别不要让金钱干扰了学术,干扰了展览效果和它应该具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