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在中国的美国制造 2011-08-13 11:37:24 来源:artlinkart.com.cn 作者:沈瑞筠 点击:
在一个多元文化,多重标准又互相依存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如何去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如何理解对方的立场,给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定位?如何在相异的文化中找到可以共鸣的合作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成为当务之急。

为什么“换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和外国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基于合作的需要,对彼此的文化传统的理解,已经从表面的礼仪深入到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上。网络的发达使资讯几乎可以同步,但由于彼此的生长环境、知识背景、教育、文化、和传统的不一样,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关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乃至对同一个事件的切入角度都很不一。在一个多元文化,多重标准又互相依存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如何去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如何理解对方的立场,给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定位?如何在相异的文化中找到可以共鸣的合作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成为当务之急。

 

一直以来, 美国的学术界对中国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里面的亚洲部资料库有几百,乃至上千平米,里面收集了近百年来中国的有关期刊,杂志,和书籍。美国学者编著的关于中国状况的书,经常会成为书店的热销。可见他们对中国兴趣之浓。然而,离开了晦涩难懂的学院派,美国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不深入。大多数人知道的中国是唐人街文化或完全美国化的中式快餐。面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珍藏,他们很欣赏,却难以找到切入点,产生共鸣。很多人能识别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像,不能真正理解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模式。另外,在西方强有力的学术架构里,西方学者习惯于用他们的体系和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国的体系,这样的结果是他们似乎在了解中国,其实还是在解读自己。美国的著名艺术史论家詹姆斯·埃尔金斯(James Elkins)就曾经在《西方美术史学中的中国画》一书中批评西方的美术史学家用巴洛克、洛可可等概念来解读中国山水画。正如在中国艺术同行的眼里一些西方人认为受东方文化影响很深的艺术流派,并没有传达东方的神韵,而仅是西方主流文化里的一个分支。其原因是同出一徹。从交流和理解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方式并不是最有效。在中美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更深入和鲜活的交流势在必行。

 

80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新锐中国艺术家和学者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外国的书籍,理论和最新信息被不断带入。面对这个崭新的体系,中国艺术家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实践着,讨论着,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着。然而,关注脱离上下文的图像和阅读翻译文字的最大短处就是容易误解。往往因为一句话或一个概念的翻译偏差,我们琢磨出来的结果就和作者的原意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尝试用行动和经验,跨越时空, 直接的代入对方的处境中去了解,就同一问题交换彼此的看法。换位思考是理解彼此立场的有效方式。

 

如何“换位”

 

展览将邀请5位在纽约最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在时代美术馆进行15天的驻地创作。他们包括:梅根·戈登,沙娜·莫尔顿,罗克萨娜•佩雷斯-门德斯,亚当·帕克·史密斯,布莱恩•扎尼斯勒。艺术家将利用在广州各大批发市场里发现的材料以及中国的人力制作品。作品的材料来自于中国,作品的思路反映美国当代年轻人的精神追求。展览务求在中美文化差异碰撞下,激发外国艺术家从另一个的角度思考自身的文化,本土观众透过美国艺术家的触觉重新认识周边事物,反观自我,发现新的可能性。

 

批量化生产和流水线生产是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一,美国现代文化的特征。反映大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波普艺术也在这种文化背景中诞生,并影响着美国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随着全球化的蔓延,中国成为这些产品的主要产地。批量生产的廉价产品成为“中国制造”的象征。随着流水线的生产和更新换代的消费方式的引入,商业和消费文化也被带到中国。批量生产的廉价产品也成为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素材。在本次展览中,“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将成为连接美国艺术家和中国观众、中国艺术家的纽带。作为产品的生产国和主要消费国,对于双方,“中国制造”都是熟悉的,但这些产品在彼此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效应和体现的含义并不相同。同是使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美国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及在作品中关注的问题很不一样。美国艺术家是持什么态度去审视这些批量生产的廉价产品?他们在“中国制造”的原产地重新认识这些产品时,是否会对“中国制造”的这个概念的不同解读?他们对这些材料的使用和中国艺术家有什么不同? 多元文化和多重标准,全球主义,以及对消费主义的反思,将会是艺术家在展览中思考的问题。

 

【相关链接】

@雪糕我来了:换位思考——在中国的美国制造研讨会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