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叡
相对采价法是艺术基金的定价机制基础
基金的定价标准不是单一的,并且基金的定价是有机制的,他的定价不能参考拍卖成交价,拍卖成交价整个占不到市场的50%。所以,若用拍卖成交价当成运作基金或者投资的唯一参考数据是不正确的,必须要知道一级市场,包括藏家的接受价,还有愿意的抛售价等,你在买卖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让你自己有选择性。
拍卖公司在金融化过程当中的话语权太大,很多人会利用这个平台制作价格。实际上一级市场上的价格和二级拍卖市场的价格相差十分悬殊。所以现在就采用相对性的方法,不采绝对性。特定的风格里面,同样的主题,同样的表现手法,这些类似的作品应该值多少钱,参考的是之前拍过的类型作品,参考的是现在一级市场在做这个艺术家同一时期的作品价钱。
认为操纵过裂 易至市场崩盘
由于人为操纵过裂,破坏了这个市场机制,使得艺术品投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把投资标的放在当代,必须要分析,当代现在会再上来的原因,包括2008年之前已经火红的这些艺术家还有没有重新上来的机会,70后、80后的艺术家是不是能接替这些早期的第一代的艺术家,成为市场上下一步关注的焦点。这些统计的结果可以判别这个市场,这个区块还可以走多久,当大部分的资金链都到这个特定的区块,用基金形式做投资,用各种不同形式做投资,那时候有可能短时间抛售获利了,如果这时候藏家的基本牌还没有建立,那么市场就有可能崩盘。
藏家、收藏者和投资者基本上的概念是不大一样的。我发现在中国很多人把藏家和收藏者的观念混淆了。在作为收藏家的时候,很可能那段时期有一大批收藏是根据个人嗜好和喜爱而购置的东西,现在发现市场的资金面这么大,就想把自己的收藏打包,变成一个好的投资。但我觉得这个概念基本上行不通。因为如果你手上有很多好的作品,不应该由自己来构思藏品,打包投资,这不是你的专项,很容易造成市场的短线炒作疯行。作为一个基金经理人可以就这个作品分出长短线,用不同的投资架构推行出来。并且这专业的投资方式有利于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关阅读】
【99交艺汇特别节目】不设防的艺术市场:艺术品金融如何"化"?(上)
【99交艺汇特别节目】不设防的艺术市场:艺术品金融如何"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