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千城一貌”,一方面反映了审美意识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是强势现代文化的表征。在来势汹汹的现代文化、全球化浪潮之下,我们当持有怎样的文化态度?
叶朗:近些年,我在很多场合呼吁高校要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艺术经典。文化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这包括哲学经典、文艺经典。文化传承离不开经典,人类的文明发展也离不开经典。梅林在《马克思传》中有一段话:“马克思每年要把埃斯库罗斯的原著读一遍”,“而他恨不得把当时那些教唆工人去反对古典文化的卑鄙小人挥鞭赶出学术的殿堂”。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留给我们的重要思想原则和文化传统。我们的大学教育要遵循和继承这个传统,不能引导学生抛弃和远离经典。很难想象,如果中国人把老子、孔子、李白、杜甫和《红楼梦》都丢掉了,还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在这个世界上还如何立足?我所说的文化传承,不仅指在这个时代如何孕育出大学者、大艺术家的问题,而是指老百姓、青少年头脑里中国的文化传统消失了。而这,是更可怕的。现在从外国传来一个口号,就是“读图时代”。这个口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图画本身并不能传播深刻的思想,而一旦离开了语言,阅读只能停留在浅表。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流行艺术如何提高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我们决不能让流行文化占领全部市场——全部的电影院线、电视台等大众媒体。文化问题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来解决。此外,要重视大众传媒在人文、价值、趣味和格调等方面的导向作用,要强化媒体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心,形成一种机制和正确舆论。对注重人文性的文艺作品——电影、图书、演出等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要发现和“照亮”现当代的文化经典,创造条件将现当代文化经典通过国家舞台来推广,这涉及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问题。
记者:你多次强调大众传媒对营造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今天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是否也为美育提出时代的课题?
叶朗:美育的时代性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便是科技的发展。学术界有种观点认为,互联网改造和掏空了我们的头脑:一旦你进入网络,不计其数的资讯和信息扑面而来。在这个信息生命力极度缩短的网络时代,人们还有没有可能有深阅读和阅读经典呢?这就是技术带来的问题。
有一次研讨会上,一位中学音乐老师说,现在的小孩耳朵里塞着耳机,无时无刻不在听音乐,结果却是听不见音乐了,丧失了对音乐的感觉能力——每时每刻都在听音乐的人,音乐对他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一例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提出的美育新问题。表面看来是音乐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了,但是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就自然提高了吗?事实上,恰恰相反。这就是高科技的两面性。假设你带着手机和电脑到海边去,当你沉浸在电脑与手机的环境中,或许根本就听不到海涛声了,技术拉开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放置于美育,也是如此。高科技为美育的方式、途径提出新的命题,这需要文化教育界、艺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来潜心研究,不然教育收效将会大打折扣。而对于这个问题,目前给予的关注还太少。
【编辑:张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