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的原因很复杂 2011-09-03 10:20:32 来源:am post 作者:毛淳宇 点击:
在“知识型经济”(knowledge economy)加上高等教育普及化下,要在社会获得较大流动性,单靠大学本科学位资格在近年已经未必足已应付市场竞争,在加上各行各业均受创意工业所渗入,种种因素相加之下为今天香港的经济生产及劳动人力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第三部分:如何“调教”背景风马牛不相关的学生?

 

学生的“超”多元背景

 

我们看到看到现在的艺术课程,十分注重多元或不同话语的交流,可是大家都觉得这种多元差异性亦有其问题,就是学生的素质。陈育强不讳言,中大这几年艺术硕士学生的质量非常参差,远比艺术学士大很多。因为学生来源太多元,例如有人是读“科学”或“新闻系”:亦有刚毕业的,有的手作技能高,有的思考能力比较好。

 

有些学生艺术基础能力不高,但背景有趣,所以有时他们的思路很奇特,会从一些完全外行人或很基本的角度切入,对老师的挑战非常大,但这亦迫使大家都要从一种既定的框架中跳出来­­——正面一点来看,这种陌生感,或许会令运作效率减低,但恰恰是香港艺术环境需要的一种挑战性创造。

 

为封闭的思考系统带来冲击

 

何兆基同意学生来自多元的背景是兼读课程的普遍现象,在操作上的确存在一定困难,认为不同的院校在这方面须有心理准备,例如如何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及课程,以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及期望。而曾任香港艺术学院高级讲师/艺术硕士课程主任的何兆基回想起,过往香港艺术学院的学生目标其实非常清晰,但欠缺冲击和跨科的交流,作品欠缺惊喜。所有,他认为学院必须在多元、无定向与专业性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最重要是要清楚各分科的性质及方向。

 

对于艺术硕士课程要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门槛式”的教育,香港艺术学院讲师及学科统筹黄丽贞提出质疑:艺术硕士课程的收生目标为在职人士,如果香港真的需要培养大量“艺术中介人”,为何要在硕士培育,而不从专上或学士课程开始?

 

面对此一提问,陈育强回应,要培养艺术家。从一种技巧层次来看,学生必要有一定的本科训练才能有能力“进阶”理解艺术,而要成为“艺术中介人”,重点和有趣之处就在于艺术与不同的学科知识(如法律、建筑、科学、生物学等)或经验产生的化学作用,催生出另一种艺术和文化实践。

 

陈育强更希望通过开办艺术硕士课程可以为学士的一种习以为常的思考和操作系统带来冲击,开始或许有若干对资源分配上的意见,但慢慢就建立沟通和分享。

 

第四部分;近年开办,种类繁杂的文化科目以及各学院之间的竞争

 

“被搅动”的一群

 

艺术硕士课程五花八门,收生其实也面临不同的竞争。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助理教授文晶莹说,其实对很多学生来说。老师的资历往往比科目更为优先考虑,所有各院校的科目重叠未必构成太大竞争。

 

陈育强甚至认为,竞争其实将整体范围加大,“搅动”氛围,令更多人参与其中,何兆基续说其实此现象拜香港艺术学院所赐,因为过去十多年来,香港艺术学院的课程引起了在职人士对修读艺术的兴趣,有些人拥有其他学科的学历但毫无艺术背景,在学院读完艺术高级文凭后,获得基础认识或对艺术加深兴趣后再进入硕士课程进修。他们正正就是在搅动中启发的一群。因为一般报读艺术硕士课程的先决条件是:拥有“作品名册”或者某种艺术经验,所以香港艺术学院这类“幅学位课程”对非艺术本科生升读硕士,是一种很重要的踏脚石和催化剂。

 

外地与本地的竞争互动?

 

访问中,谈及去年空降香港的SCAD(Savannah Collage of Art and Design)对本地的影响,各人就意见不一了。黄丽贞认为,因为SCAD的学费昂贵,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阶层,同时也塑造了学校本身的方向。她认为虽然SCAD以外来者身份立足本土,但它一样可以丰富本地的艺术土壤,亦会让香港的国际学校的学生,除了出国留学外多一种升学的选择。

 

文晶莹就指出,在参考过2010年的JUPAS收生情况后发觉其实SCAD对城大的短期影响不大,至少在收生上它们仍然维持在高水平。何兆基更坦言不知道SCAD的收生策略,暂时不太感受到它存在,SCAD也未必意识到在香港营办一间艺术学院的困难,陈育强就认为SCAD的经营处境艰难,就如何兆基所讲,别说竞争,现在甚至连其面貌都没有看的清楚,或者大家反而应去帮助它,最终大家都希望推动一种由学生自发,跨学院的交流企划,制造一些不仅限于本系同学的互动网络。

 

第五部分:修读艺术及文化相关的学科,可有出路?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