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画家遭低价“包养”
2006年11月,随着张晓刚1993年的作品《天安门》在香港佳士得拍出了1900万元,中国当代书画开始进入千万元时代。同年,刘小东2004年的作品《三峡新移民》在北京保利拍出了2200万元的价格,又一次刷新了中国当代油画的拍卖纪录。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在全球35位艺术作品拍卖价格达七位数的艺术家中,中国占了15位。在过去7年,中国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上涨了8倍,而某些国内知名画家还处于被海外画廊80万元买断一年的境地。
尽管拍品创了天价,但画家本人却并没因此一夜暴富。当被问到破纪录的感受时,张晓刚曾对友人表示:“《天安门》那么贵不是我卖的,那画早就不属于我了,上世纪90年代给海外藏家时不过5000美元。”
同样,《三峡新移民》在拍出2200万元的天价后,刘小东本人也没感到丝毫兴奋,他说:“当初《三峡新移民》被一位印尼藏家买去,以为他会永久收藏这幅画,没想到这么快就高价抛出。”上述印尼藏家就是先后在印尼和新加坡定居的“好藏之美术馆”主人郭瑞腾。郭瑞腾多年来一直在从事中国艺术品的买卖,低价买进“原始股”是他的一贯手法,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两年内为其带来了超原价10倍的收益,一买一卖获利上千万元。
老外做局中国当代艺术
据了解,尤伦斯夫妇主要收藏的中国艺术品约1700件,其中中国当代艺术品占藏品总数的80%。
1987年,尤伦斯夫妇来到中国时,国内关注当代艺术的人很少。当时,以很低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诸如陈逸飞、曾梵志、张晓刚、方力钧等后来颇具影响力的当代画家的作品。据尤伦斯回忆说,他购买的第一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是中国诗人艾青之子艾轩画的《西藏小孩》,当时艾轩作画的条件还非常艰苦,只能在一个25瓦的灯泡下作画。其实当时在中国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画家们生活普遍非常艰苦。此时慧眼识珠又出手阔绰的尤伦斯,自然成为他们的伯乐。
步尤伦斯之后,国际著名收藏家、前瑞士驻中国外交官乌利·西克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作品,20年时间共收藏了1000多件。乌利·西克曾公开表示:“在中国,我至少访问过300位艺术家。”
从2001年起,以艺术基金为代表的海外资本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这促使中国当代艺术快速升温。这些海外基金,一部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还有一部分则成就了如今艺术品市场中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利用这部分基金操控价格,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庄家,尤伦斯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国际上有专门面向中国的艺术基金,除尤伦斯基金,还有印尼CP基金会、伦敦红楼基金会、纽约古根海姆艺术基金会以及美国铝业基金会、特拉基金会等。海外资本进入的方式也十分多样,国内不少著名艺术机构背后的资金就来自海外。这些基金通过设立奖项,以学术或公益的方式,绕开画廊制度低价“吃进”艺术作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评论家向媒体表示,张晓刚和岳敏君等几个国内当代著名画家在五六年前参与了美国一个基金会的计划。这个基金会的老板以每人不足10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几位画家两年内的所有作品。据悉,拿到作品后,“尤伦斯”们各显神通,开始一系列的运作。通常的模式是为包装画家办画展、设立相关奖项,最后高价拍卖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