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收藏的过程 2011-09-09 17:12:0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姜黎 点击:
在中国当代写实作品的收藏行列中,唐炬是个不得不深入分析的藏家对象,他自2006年起就明确了自己的收藏目标和宏愿——“为实力派作品建美术馆”。

唐炬

唐炬    收藏家、尚艺术中心负责人(北京)

 

在中国当代写实作品的收藏行列中,唐炬是个不得不深入分析的藏家对象,他自2006年起就明确了自己的收藏目标和宏愿——“为实力派作品建美术馆”。

 

四十年前还在山东聊城的孩提时的唐炬不会想到家里除了做美术老师的父亲,自己还会与美术或者艺术有何交集。进入工商银行工作后,被公派到广西艺术学院进修美术——在没有电脑辅助的年代,手工制作是从事美工工作的必要和前提。这段美术“专业进修”的经历,使唐炬和冯小刚、王中军等“日后的写实作品收藏家”一样,具有了实操性的基础美术功底。也对油画艺术家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他们真的很不容易,油画首先是不能够也不应该被重复的,那将会是丑闻。再就是完成一幅作品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体力,一年都不会出几件作品,所以好的油画是稀有的、珍贵的作品。”

 

“2005年前后,我在拍卖会上很高调、很疯狂,其实那是在做一种姿态,给别人(学院派、实力派艺术家)一种信心,不要觉得是被淘汰了、过时了。”在这样的“冲锋陷阵”中,市场给予了这个异军突起的“写实油画”藏家很大的关注。

 

“从2006年开始,目标(创办实力派作品美术馆)就非常明确了,开始下功夫拍一些重要作品,力所能及地集中到自己这。”在这样的目标指引和操作思路下,唐炬开始系统性地审视手中已有藏品的数量、质量、代表性和在收藏体系中的价值、地位等,并展开了持续至今的梳理、置换、入藏过程。现在的唐炬被冠以“写实油画藏家”的名头,但他自己并不完全同意,“我觉得不太准确,像闫平就是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可我也很喜欢,收藏了一些;罗中立被归为当代艺术家,可在我看来,他是个实力派艺术家。我觉得写实是中国油画艺术的一个基本面貌,包括今天称之为当代艺术的绝大部分都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所谓的当代概念对应的是时空范畴,不必过分强调所谓当代,我一直希望大家弱化当代这个概念。我欣赏的绘画是严谨的、有高超技艺水准的、能体现艺术家艺术修养的作品。”所以,唐炬更乐于被称为“实力派作品藏家”。这种“实力”的主要构成是极具美术功底的学院及画院力量。艾轩、王沂东、杨飞云、朝戈、闫平、龙力游、石冲等人的重要作品,以及部分被划入当代艺术家范畴的如罗中立、何多苓、赵半狄等人的作品都在唐炬的别墅中展陈。他所选择和珍藏的这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是经过他的理性分析:“一个人的能力和能量是有限的,(我)主要集中在学院派、实力派的范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的艺术家创作的用心的、有真诚投入的油画艺术品,购藏入体系的藏品创作年代基本上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之间。不是说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不好,只是实在能量有限、子弹有限。”对这批艺术家的代表性的判定,唐炬有着自己的逻辑:“我觉得这些画家真的很有实力。生于五、六十年代,在人生峰值期遇到自70年代末以来的一种大解放,类似于文艺复兴——从神到人、有了充分的自我。然后又赶上一个好的年代,各种社会环境都很适合他们,也没有后来的那些纷乱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时间段里是很难得的,在大的国际背景逐步边缘绘画技能的情况下,中国这样一个特定时期的真诚的艺术品是很有它独特力量的。作为一种真正有力量的面貌,我希望它能被人们看到,感受到它的力量。这些实力派的作品被外国朋友看到,他们也能感受到中国绘画所能达到的能力——能给人的眼睛带来共鸣、能打动别人。不只是绘画技巧上的难度,对人类发展和工业文明带来的影响——一种思考、反思甚至诘问都在里面。”在这种体味的感召下,唐炬开始了创办实力派艺术美术馆的征程。

 

回顾如何以有限的资源争取到符合自己收藏体系的作品,唐炬坦言最大的前提是入手早。受他确立的购藏体系的制约,决定了他购买藏品渠道的窄众化——从一级画廊渠道拿到符合他需要藏品的可能性较小,他只能着力于二级市场的拍卖。嘉德、保利、瀚海、匡时等拍卖公司都是他的市场来源。具体选择哪家公司合作,唐炬的标准坚定而简洁:只看有没有符合我收藏体系的好作品。“拍卖市场以后应该是个精品的平台,是少数顶尖艺术家和作品的平台,也希望拍卖公司能够征集到有沉淀和分量的好作品,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人来参与,我期待有重量级的作品出来,更希望好的艺术品得到别人的尊重。”“现在看来,2005、2006年下手早还是有收获的——今天的大架子都是那两年搭起来的,如果再迟些,我的能力就没办法达到现有的规模了。”其次,是唐炬对艺术品的价值判断,他更相信自己而非批评家、经纪人、艺术顾问,“我比较自我,觉得绘画是可以用心灵去感觉的——直面作品,用眼睛和心灵去感觉。”至于眼光和审美能力的训练和达成,唐炬依旧不遵循传统的艺术史知识积累的常规方法,他较少阅读西方艺术史、中国艺术史(1979年后部分),“第一,我有(美术)工作的经验,第二,我有生活和视觉经验的积累,所以我有这个自信。对别人未必合理,但我坚持自己的视觉经验和判断,多面对好的作品,不会以既成的东西方艺术史理论作为寻找藏品的主线。”但他也会善意提醒:“负责任、有操守的艺术专家和艺术顾问对新进场的人还是很有必要,用好顾问专家,是个省力、省功的事情。”第三,是在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判断下,唐炬会尽量争取但不会不切实际地无底线坚持竞价。相较曾力挺实力派艺术品以抗衡火热当代艺术的“激情年代”,现在的唐炬显得淡定了很多,“现在(市场)都趋于正常了,没必要较劲了,大家各走各的、和平共处。艺术本来就是需要多种面貌才有意思,如果千人一面也是很无聊的。其实,我只是希望大家都少些投机,多些真诚的投入,不要骗别人。”

 

对于自己是不是收藏家,唐炬没有正面回答,但他对“收藏家”是有着自己理解的:“MOMA、惠特尼美术馆的创始人肯定是(收藏家)。我觉得中国的收藏家还只是刚刚开始,需要一个过程,比如有没有一个思路、成系统,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建一个美术馆呈现出来,如果都能做到,我觉得才是收藏家。” “按MOMA、惠特尼美术馆的经验看,一个或几个人发起后,不断有人捐赠,形成一个理事会、基金会是必然的,靠一个人肯定是不行,尤其现在一件一件买作品真的很难。”

 

现在的唐炬按他自己的话说,“(作为职业收藏家)生活很开心,生活跟工作分不开了,没有界限了,基本看的是艺术、日常了解的、接触的都是艺术,见到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实力派作品的感动,自己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享受。比起辛苦繁忙的创业、守业赚辛苦钱,这样轻轻松松地建立收藏系统而又能兼顾生活质量何乐而不为呢?目前这个状态对我来说就可以了。我的收藏也为家人营造了一种艺术的氛围,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味和质量,就像酿酒,你眼见了这个过程,也很享受。”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