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最关键的首先是它的时效性,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江苏画刊》为什么会那么出名,是因为它介绍了很多国外展览的情况,但间隔周期也很长。但网络不是这样,它具有平面媒体不可替代的时效性。第二是一些言论的限制对网络来说相对要宽松一些,所以,在2000年前后,一些当代艺术方面的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来传播的。第三,网络具有互动性,这既跟网络媒介的特点有关系,也与前面提到的时效性有关系。当年彭德与高名潞的那场争论,我想只有在网络时代才会发生。我把彭德的文章放到网上,高名潞在美国马上就看到了,过了三天吧,就给我传过来一篇一万字的文章。这是只有网络时代才能发生的事情。此外,这种互动性与时效性也会使问题的讨论趋于尖锐化。以前一本杂志做一个话题要一期一期地展开讨论,最起码两三个月之后才有几篇反驳文章,时间一长,问题的尖锐性就会减弱。
记者:传统的基于印刷媒体而建构起来的“凝神观照”的静态美学观,在艺术网络媒体中还适用吗?因为屏幕是主动光而不是反射光,对人的观赏方式会造成影响,艺术网络媒体是否会催生新的美学观?
吴鸿:网络媒体对人们审美的改变不仅仅是存在于艺术领域。现在网络文学逐渐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网络文学短浅的文字也会进入到传统纸媒中,人际关系的信息传递也会因此发生改变。但是我觉得单纯从一个艺术品的图像获取而言(而不是艺术品本身),网络媒体和纸媒体的区别并不大。但是网络会促进更多的艺术形式出现,比如适用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形式,影像艺术,还有网络艺术。
未来网络媒体将更加“分众化”
记者:在大的网络经济背景下,如何去定位专业网站?
吴鸿:2000年左右,国内出现了很多像新浪、搜狐这样的综合性门户网站,这实际上是把网络经济的概念放在资本市场进行放大。经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和整合,必然会优胜劣汰。加上现在中国的门户网站新闻源头依然是以转载为主,各个网站的内容大同小异,当人们的阅读习惯形成以后,未来这类网站只会剩下少数几家。
那么,剩下来的互联网发展空间在哪儿?我认为有三点基本的原则,第一是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相关的,第二类是与某些特定人群的特殊需要相关的,第三类就是依附于专业领域的专业网站。或者说,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应该更加“分众化”,也就是专业更加细分,这时就会有大量的专业网站出现。在这个背景下,未来将是一些能在专业领域、专门内容、专项服务、专职功能方面能体现出特色的网站成长的时代。
记者:从您过去的经历来看,您主编的艺术网络媒体不仅仅满足于对客观情况的反映,更注重对艺术进程的介入,如几年前对蔡国强《威尼斯的收租院》讨论中,“美术同盟”的立场和态度也影响到这件事情的最终发展方向。这在当下的艺术网络媒体中是绝无仅有的。
吴鸿:这取决于什么人去做,涉及到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以及他对艺术的理解,当然,还取决于你做网站的目的,是网上画廊,还是专业媒体?对我来说,这种用媒体的方式来进行的“介入”确实是我的野心,也是我的目标之一。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