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之为人的责任感 2011-10-05 20:42:44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 作者:苏典娜 点击:
2011年9月27日下午4点,“超有机高校系列讲座”的第一场于清华美术学院教学楼拉开了序幕,此次讲座的演讲人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刘小东教授,清华美术学院张敢教授担任活动主持人,参加讲座的特邀嘉宾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教授。

2005年,三峡移民成为社会巨大变化的缩影,创作关于家园、未来、环境等大命题的作品,刘小东教授说如果在画室完成,感觉不够恭敬,而且画室的文化气息太浓,与当地那种很野的气息对接不上,所以他脱开了画室的影子,接近真实的人,在现场创作了《温床•三峡》,并采用了传统中国画的卷轴和移步移景的绘画方式。刘小东教授引用了大卫•霍克尼谈中西绘画透视关系的一段话进行了说明,“西方是上帝在前面,永远够不着,所以绘画有灭点;而中国是上帝就是我,上帝就在身边,以我为中心,所以绘画不是焦点透视”。刘小东教授说自己也是实践中知道了这样的道理,在真实的绘画现场,不可能有固定的角度来绘画,也不可能画同一时间的风景。

 

刘小东教授说2006年是中国当代艺术价格突飞猛进的时候,他于这一年创作了《多米诺》系列,即在画廊展厅的白墙和立柱上绘制五个女孩和五个男孩的肖像。他打趣地说,最后墙被自己给粉刷了,画被刷掉了,钱没拿到,后悔了。但是当谈及自己的金钱观时,他严肃地说艺术家不是要拒绝金钱,而应该做艺术不是为了金钱,同时金钱来了又可以接纳它。心胸打开了,艺术家可以到任何地方绘画,他怀着这样的心态,同年于日本创作了《樱花树下》表现裸体女子与穿衣服的男人的传统油画题材,他说日本是很有趣的地方,艺术家可以画裸体,但是不能在户外被人看见,所以他只能在外面画风景,在室内补画裸体模特。

 

2007年,刘小东教授来到青海戈壁滩创作《青藏铁路》,他与助手在戈壁滩搭建了临时画室,他打趣地说,他的画不是最好的,但搭建的画室是最牛的,暴风雨来袭都平安无事。同年在玉树的时候,为了创作,他每日烧香、敬佛,与活佛打好关系,最后得到了可以到天葬现场进行创作的许可,经过一夜的等待,也得到了这样的创作机会。对于藏民来说,生死是很自然的事情,秃鹫把尸骨吃得越干净,死者的灵魂就升得越高。刘小东教授说最后也只在现场画了些速写,拍了照片,因为感觉自己在现场创作会影响死者灵魂升天,只好回到画室之后再根据收集的素材创作了《天葬》。

 

2008年,刘小东教授应邀在罗马现场创作了油画《吃完了再说》,他用“最后的晚宴”这一西方经典油画题材来表现新的主题,即“吃喝玩乐,比上帝重要”。同年,他应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邀请,用绘画对波士顿美术馆的中国画馆藏进行现代阐释,最后创作的作品《何处搜山图》与古画同时展出。刘小东教授选择了《搜山图》这样比较“暴力”的题材,在他看来,传统的《搜山图》都是到山中捉鬼的人像鬼,而真正的鬼往往被表现为柔弱的女子,只是在长袍下有着长毛的脚或尾巴,还被捉鬼的人弄得母子分离。刘小东教授想用这样的题材表现对于美国的校园暴力事件的认识,并让美国的中学生写下他们对于暴力的认识。刘小东教授说曾以为美国人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有自我的概念,但是当真正用绘画触动他们国家不好的一面时,没想到美国中学生集体拒绝了,直到后来告诉他们,是让他们作为个体阐释暴力的根源,他们才同意。他感慨到美国的教育是培养他们成为制定规则的人,而不是教育他们辨识好人与坏人。同年刘小东教授又到了甘肃一个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三教并行的小县城,创作了大型现场绘画《易马图》。人与马,是中国绘画古老题材,尤其是宋朝的人马图,体现了其艺术精髓所在,这也是刘小东教授深感兴趣的。

 

2009年,刘小东教授应邀到古巴参加双年展,创作了《古巴一家人》以及《裸体的黑玛哈》。《裸体的黑玛哈》的创作经历十分有趣,模特是刘小东教授在古巴大街上找到的一个陌生的年轻漂亮的黑皮肤女孩,他把戈雅的油画《裸体的玛哈》打印出来给女孩看,说这是世界名画,画的是白人皇后,问女孩是否愿意做模特,取缔这个皇后,女孩欣然同意了。

 

2010年,刘小东教授创作了《出北川》《入太湖》,这两件画作正是今年参加此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超有机”双年展的作品。后来,刘小东教授回到了老家画家乡人,创作了“金城小子”系列作品,并在798尤伦斯艺术中心展览。刘小东教授谈及自己的返乡情思时说到,人在不断往外走的时候,也需要回家,因为往里走,才能知道你是谁,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根源是什么。而社会的巨大变化,城市的快速发展,会给人一种工业发达的错觉,其实大量的国土被遗忘,很多地区依然处于农业社会,是一个很有质感的社会,对于艺术来说,不论如何发展,把生存环境交代出来是很重要的。“金城小子”系列里的《小豆在台球厅闲着》《郭强在自己开的KTV里》《韩生子卖地》《我的游泳池》《我的埃及》等作品,都是反映家乡的变化以及带给身边人的影响,而《北住宅》以及背后发生的故事,则体现了民间难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刘小东教授感慨在民间有很多怨恨难以述说,有很多仇恨难以化解,艺术家是幸运的,可以用艺术来发泄,他在尤伦斯艺术中心做金城小子的展览,是希望通过展览的方式能让观众记住几个活人,艺术家不重要,而是能通过记住几个真实的人,让人们看到善与恶的存在。

 

讲座进入现场观众提问与嘉宾互动的环节之后,同学们踊跃就绘画现场性、绘画小稿的作用、绘画状态、国内外绘画创作的区别、中国传统元素对于油画创作的影响等问题与刘小东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王璜生教授提出了对于架上绘画前景的看法与刘小东教授进行探讨,刘小东教授回答说,在美国传统绘画虽然少了,但是更注重意识的表达,绘画的色彩大方、鲜艳,与国土、建筑十分协调。他认为这体现了东西方的审美不同,西方的绘画重方,直率,个人特点分明,而东方的绘画过于圆滑,结构软、破碎,色彩不单纯,不会用方,硬度不够,而且题材像东北二人转一样,过于强调表演性;另一方面;西方的色彩艳丽但又有沉淀,有灰度,中国的色彩艳俗,有对于墨色的掌握,但是缺乏色彩的训练,缺少灰度。这也是一种内在心理驱动。他觉得自己的色彩弱了点,就试图提高自己不好的一面,绘画追求一种直率,人物表情不多,但是颇有呼吸感。

 

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但是刘小东教授真诚、执着、虔诚的艺术态度给在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思考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艺术家思考。此次讲座为“超有机高校系列讲座”的第一场,之后还将有杨福东、邱志杰等重要艺术家在北京高校进行系列讲座。


 


【编辑:冯漫雨】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