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
关于当代中国艺术建设的36计之21 对当代艺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展开调查
当代艺术教育产生当代艺术人才,但是,当代艺术人才的就业可能并没有被充分地展示出来。且不说越来越扩大的当代艺术体系和市场本身提供人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当代艺术教育中所训练的能力和传播的观念,本身使它的教育产品更适合当代社会其他相关行业,如广义的创意产业的需要。事实上,比其传统的国油版雕科目,当代艺术专业人才在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的几率更高,但这一点并没有通过基础教育在学习艺术的下一代中被认知。
学生进入当代艺术专业之前和之后,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我们今后到底要做什么?我总是列举了这样那样的找到各种工种的可能性,学生总是将信将疑。往往是经过一阵子的学习之后,他们不再有这样的顾虑了。一方面是进入当代艺术的研究之后本身的快乐是人们忘了生存问题。更重要的事,他们渐渐领会到,我们所教的并不是一两种具体的职业技能而已。我们所训练的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方法是可以用在别的行业中的。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社会上生存就不是严重的问题了。
传统国油版雕科目的设置,除了实用功能之外,本身具有保存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在我看来,就算是书法专业的学生根本找不到工作,书法专业也是必须存在,国家必须花钱养起来的科目。
另一方面,当代艺术教育科目既然是新建的,他们就是可以根据最新的社会需求来加以设计。科目的设置应该对准社会需求,因此在设置之前应该展开具体的社会需求量的调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淡化课程和科目设置中的个人色彩和主观色彩,而追求可统计的量化指标。
比如,各大院校都在纷纷上马新媒体或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体到课程设置,有多少是凭空想象的或猜测和估计的,有多少是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设置的呢? 我们应该可以设计出一份问卷——一份《新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调查表》,向全国各地的电视台或其他媒体、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音像出版机构、教育单位等相关的用人单位发放。这样我们就会知道每年应该招多少人,我们应该添置什么样的设备,应该学到什么样的软件,什么样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外语到达到几级才是适用的。这样的调查可以委托专业调查公司来进行,磨刀不误砍柴工,依据调查所提供的数据,我们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才是有的放矢的。我们也就不愁我们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也不怕面对学生们的提问了。
新媒体专业可以这样,其他的当代艺术专业同样应该这样参照社会需求来设置。目前我们在设置时其实已经考虑了社会需求,只是往是根据文化责任感和社会想象来进行的。这些社会想象自身是和事实存在着出入的。我们大可以通过调查机关来将这种社会想象量化,成为可统计的科学数据。如果我们承认教育是要提供教育产品,哪有一家生产产品的企业,把产品投放市场之间,或者说在投产之前,不先做做市场调查的?市场上起码的常识,为什么到了艺术教育领域,反而会显得有点古怪,恐怕还是我们脑子里关于艺术的观念太老化了。
【相关阅读】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