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贺文庆的油画。
我想,如果我居然不喜欢,那么我便不是我了。
我以极为欣赏的态度喜欢贺文庆的油画。
我想,如果我居然不欣赏,那么我之喜欢,终究不过只是眼睛的事罢了。
贺文庆的画值得我细加品“读”,于是我心温暖。那一种温暖,宛如异乡客忽听到了家乡少女一日之晨的轻歌曼唱,和着家乡的流水声,和着湿润的微风;而风中有家乡泥土的气息,也有季节的味道…… 就油画而言,古典主义画风的要义是美。但美的意涵在西方古典油画作品中体现得是极为狭隘的。我认为,那时油画在西方只有古典和经典之分,却没有什么主义。或言亦有,不过便是宗教主义。故那时的油画,在西方只有一种气息,便是宗教气息。只有一种气质,便是宗教气质。也只有一种风格,便是教堂风格。天大于地,但是地上的人类的生活,却远比天上的神们的生活丰富得多。更丰富的色彩在地上。更丰富的线条也在地上。而画家们和其他艺术家一样,他们的心灵必注定特别本能地拒绝狭隘,追求丰富。 于是他们的视角由对天堂的仰望而转变为对人间的关注。
这时,正是这时,古典中才上升出所谓古典主义来。
在关于西方美术史的教学中,一向将复兴时期以前的油画家和油画作品统称为“古典主义”,而我以为是大错特错了。是一种概念上的姑妄言之。在那一时期,大师和画匠的差别,除了技法高低,其它可圈可点的方面不多。
古典主义是从古典中“复兴”出来的。 古典主义是对古典的一次大为成功的“凤凰涅磐”。
“复兴”以后,“古典”之而又“主义”之的画派,所秉持的乃是美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相统一,进而达到和谐的艺术境界。
于是古典主义画派具有了它所必然会有的精神;便是——美的人文内涵的体现和传达。
委拉斯贵姿的《女像》是这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这样;卡拉瓦乔《弹曼陀铃的姑娘》是这样;《利米纳尔第像》、《伊拉斯莫像》、《巴拉维其诺像》、《蓝衣少年》、《瘸腿孩子》等等复兴时期的人物肖像画作品或全身形象画作品,都具有着分明的人文主义元素。
若以为古典主义便是唯美主义,显然是误解。故意将古典主义诠释为唯美主义,那是错误的。
贺文庆的油画是美的。
但不是仅仅是美的。更不是唯美的。
他的油画具有不言而喻的人文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