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祥:我和吴冠中的故事 2011-10-25 11:05:08 来源:天津网 点击:
郭庆祥:而一旦收回这种画,他就把它撕掉,他说他并不是想要维护自己的什么名声,而是要为后人负责,要把真正的艺术留给后人。所以,他有时就建议我不要买他的某些画,胸怀坦荡得犹如海洋。“回收”自己的作品,试问有几个画家能做到?

人生最难得的师长

 

真正认识吴冠中,是6年后1999年。

 

那年大连市政府有事请吴冠中到大连。吴冠中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大连市政协主席林庆民出面接待他。之前林庆民打招呼给我,说你跟老画家们熟,到时你参加一下。我一听非常高兴,那时吴冠中的画作我已收藏了二十多幅,我相信自己收到的都是真品,但让作家本人给看上一眼岂不是更为踏实?而最重要的,是借机结识这位难得一见的书画大师,方便日后继续向他请教和学习。

 

会见时,林庆民跟吴冠中说:“我们这有个搞收藏的,叫郭庆祥(微博),收藏不少您的作品。”

 

吴冠中说:“我听说过这人,但是不是我的画?我不知道。如今仿品太多,我的作品本来就少,散在外面的,除被专业部门馆藏外,几乎都在海外呢。”言外之意是,他的作品、而且是很多的作品,不可能会在大连郭庆祥手里。

 

接到电话后,我带着三幅画兴冲冲赶到吴冠中下榻的酒店。双方一见,不说客套话,就看画,一看老先生就愣住了。

 

《泼墨漓江》,老先生一见,激动的神情溢于言表,端详良久,方说这是他唯一的一张“泼墨”,是他走遍漓江后,艺术创作上最大胆的一次探索,上面的两句诗也是他自己创作的。

 

第二幅画《香山春雪》,老先生边看边说:“这是我送给美国朋友的一幅画作,此君酷爱中国书画艺术,怎会把画卖掉呢?别再有了什么难处?”

 

第三幅画《竹舍》,老先生看后想起很多往事,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荣宝斋去日本办画展时,从他那里拿走了这幅画,不想却给弄丢了,后来据说是被一个裱画的师傅给偷走的……

 

三幅画老先生看得别提多仔细,那感情,像是抚摸自己久别重逢的3个孩子。我奇怪地问他,您怎么记得这么清楚?您那么多的作品,每幅都能记得这样清吗?

 

他说:“我的每一幅画,都像我的亲骨肉一样,都是十月怀胎,都是养育出来,全都饱含着我的真情实感和心血,我怎会不记得呢?”

 

一句话,把我感动得要命。怎样的作品,才算是真正的艺术?怎样的画家,才算是真正的艺术家?这下我明白了,艺术是十月怀胎酝酿出来的,是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她是画家真情实感的再现,而绝非快餐式的速成和毫无新意的复制。我曾买过一位知名画家的作品,两百张画,定金一交,首批一百张没过多久就给送来了,打开一看,内容严重雷同,除人物的姿态和位置略有变化外,几乎就是复制。心想他怎么画得这么快?就到他北京的画室去探营。一看,好嘛,他把一张张画纸挂满一墙,大笔刷刷刷,画脑袋,七,八张画纸上全画脑袋;画身子,所有画面上又都全画身子……整个一个流水作业啊!我想这样的画家,他散出去的作品回来后,肯定说不出它的底细来。两厢一比,显出吴冠中创作精神之伟大。

 

后来,我把我收藏的二十多幅“吴冠中”,统统拿到北京给他老先生看,他惊讶我收藏的居然全都是真品,要知道那时社会上仿他的伪作已是很多了。因此他赞赏我的眼力,同时也知道了我对他的艺术以及他本人研究得挺深。或许是觉得我能读懂他的艺术,于是他就交下了我这个朋友,那年我37岁,他80高龄,真正的忘年交。

 

收藏“吴冠中”的收获

 

收藏“吴冠中”,收获有两个,一是得到他珍贵的艺术瑰宝;二是学到他伟大的人格。后者,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接触吴冠中,很多事情让我感动。譬如,每当我在社会上发现、并要收藏他的哪幅作品时,都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如今某些艺术家,牛着呢,作品早已满天飞,还说张张是佳作,幅幅是精品。吴冠中不,他的作品,被人高价放在拍卖场上,我去竞买,是在抬高他的身价,可他有时却不同意我买,他就直接跟我说:“那幅画不值得你收藏,你不要为它花掉那么多的钱。”后来才知道,老人家创作上精益求精,做人更是严于律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远没现在方便,朋友、邻居们经常帮他干活儿,买煤买菜扛送煤气罐什么的,他就拿画谢人家,他画这类的画时,画得比较随意。后来,这类的画作竟成他一种心病,他后悔当初的随意,就想收回这类的画。怎么收呢?他或是画张好的去和人家换;或是给人家一点钱,把老画买回来。而一旦收回这种画,他就把它撕掉,他说他并不是想要维护自己的什么名声,而是要为后人负责,要把真正的艺术留给后人。所以,他有时就建议我不要买他的某些画,胸怀坦荡得犹如海洋。“回收”自己的作品,试问有几个画家能做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