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倒计时】翰海张文新之《间苗》 2011-10-27 14:13:01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老油画及经典油画最近两年在拍场上似有突飞猛进之势,无论从成交价还是成交率来看都谓之“拍场黑马”,今年秋拍,翰海主推一幅何孔德早年毕业创作《祖国来信》及一幅张文新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间苗》。本期【秋拍倒计时】先为大家介绍张文新的《间苗》。

老油画及经典油画最近两年在拍场上似有突飞猛进之势,无论从成交价还是成交率来看都谓之“拍场黑马”,今年秋拍,翰海主推一幅何孔德早年毕业创作《祖国来信》及一幅张文新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间苗》。本期【秋拍倒计时】先为大家介绍张文新的《间苗》。

 

老油画及经典油画最近两年在拍场上似有突飞猛进之势,无论从成交价还是成交率来看都谓之“拍场黑马”,今年秋拍,翰海主推一幅何孔德早年毕业创作《祖国来信》及一幅张文新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间苗》。本期【秋拍倒计时】先为大家介绍何孔德的《祖国来信》。据悉,北京翰海2011秋季拍卖将于11月14—16日预展,11月17日—19日拍卖,地点为嘉里中心酒店。油画雕塑部分定于11月18日下午1:30开槌。此两幅作品设置在经典油画版块中。

 

张文新《间苗》1963年

张文新《间苗》1963年 油彩布面 50×150cm RMB: 8,000,000-10,000,000

 

展览:

1. “'公社风光’美术展览”,中国美术馆,1964年

2. “20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2000年

3. “农民·农民—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中国美术馆,2006年

4. “张文新艺术回顾展”,中国美术馆,2009年

5. “基石·走进六十年—油画、版画、雕塑作品邀请展作品展”,北京时代美术馆,2009

 

出版:

1.《人民画报》1964年5月

2.《北京周报》1964年1月7日

3.《北京日报》1964年

4.《中国青年报》1964年

5.《广西日报》1964年9月20日

6.《张文新油画选》,河北美术出版社,1988年,封面

7.《20世纪中国油画展作品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P.118

8.《中国油画全集(上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P.158

9.《美术》杂志,2003年第1期,P.76

10.《中国油画史》,刘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P173

11.《农民·农民—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中国美术馆,2006年,P.147

12.《我的艺术历程》,张文新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P.32-33

13.《基石·走进六十年—油画、版画、雕塑作品邀请展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P.64-65

14.《美术》杂志,2009年第8期,P.46

15.《百年中国油画(当代卷)》(上),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P.12-13

16.《中国艺苑》第五辑,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10年,P.12-13

17.《中国著名油画家作品精选·张文新》,天津杨柳青画社,2011年,P.22

 

回归现实——张文新的《间苗》

 

与何孔德一样,毕业于华北大学三部的张文新从青年时代就怀揣革命的理想奔赴解放区,但由于自身性格因素中对政治问题的回避,他主动选择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 像“一个自由电子在核心之外转”。在以美术创作干部的身份进入“马训班”之后,张文新与油画训练班的联系便从未中断。从《入社去》、《互助组转社》,到《工程列车》再到《间苗》,我们可以看到马训班的影响促使其油画技巧和风格发生的转变,构图意识更加强烈、人物造型准确生动、色彩日渐明亮、对主题性创作的理解和把握加深。与何孔德投入军事题材美术创作不同,张文新的作品主题始终围绕着新中国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农民生产劳动展开,凭借对艺术和科学的深刻认识,走上了一条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

 

解读张文新的《间苗》,我们必然会遭遇以下几个关键词:现实主义、速写风格、逆光。这幅作品最初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63年春“四清运动”期间艺术家在北京门头沟区马栏村偶遇的农民劳作场景。为了搜集素材,张文新每日与农民一起沿着陡峭的山路上山,在粮食供应紧张时与村民一起下山背粮,在此期间积累的大量风景和人物动作速写成为他“未来构图骨架上的零部件”。为了造成身临其境的效果,张文新故意采用低视平线的扁平构图,使观众与劳动者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也赋予画面中的劳动者形象一种独特的纪念碑性。为展现当时主流的“公社风光”,艺术家从左到右呈带状设置了三组人物:最左边侧身面对观众的妇女身穿白布衫,头戴暗红色头巾,从其衣着与娴熟的劳作姿势来看,她与左三戴斗笠的妇女都是那个时代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同时左一妇女也与左二弯腰的少女在近景处构成一个稳定而封闭的三角形构图,形成画面阅读的第一个视觉起伏。值得注意的是,少女弯腰劳作的姿态与米勒《拾穗者》中的女性极为相似,然而,她垂悬的长辫、白色背心下饱满的肌肤以及看起来有些业余甚至颇为不情愿的姿态,却使整幅画面挥去了沉重疲惫的单一劳动性,注入一股青春跃动的气息。但是,以少女在阳光下微微泛黄的头发为起点,顺着中景的帽檐向右运动,我们的目光落在第二组图像上:那个头戴白巾、蹲不下去只得跪地爬行的老妇人以及她旁边累得不得不站起身直直腰擦汗的中年妇女。到这里,整个画面转而成为一幅“汗滴禾下土”的艰苦集体劳动的缩影,构成画面中的第二重起伏。与少女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式的劳动形象相比,这组图像才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真实历史写照。而在画面最右边极易被忽视的角落,艺术家安置了一个背对观众的赤背老者,宽大的斗笠、黝黑的皮肤、白布腰带上的烟袋塑造出那个时代普通老农的感人形象。同时树木掩映下老者佝偻的背脊也为这一曲劳动人民的赞歌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在这条由众多人物形象构成的巧妙的S形曲线上,每一个人物都处于极强的动势之中。在这里,张文新将其最为擅长的速写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奔放自如的笔触极力“在时光的流转中,捕捉可视形象以及蕴含其内的深意”。此时,张文新在创作中尚未使用相机作为捕捉形象的辅助,却用速写的方式极好地呈现了摄影中所谓“最初的瞬间”。张文新放弃了暗灰色调,转而赋予画面明亮的色彩和清新的气质,成为这一时期中国艺术家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探索的成功范例。同时为了在作品中探讨了绘画中的逆光问题,除了表现阳光照射在人物身体上产生的明亮的边缘线,艺术家也极为细腻地刻画地面反光造成的人物面部和身体的温暖色调和微妙变化,积极吸收了印象派的户外光色表现方法。众所周知,绿色始终是油画创作中较难把握的色调,艺术家却通过背景大块的深绿色大树和深蓝色山脉与前景浅绿的小树和嫩绿的秧苗构成色块的明确对比,为主体人群构建出真实有效的活动空间。整体统一的色调之下各种线条、轮廓和色块的丰富变化使画面俨然成为一首史诗般热烈的色彩交响乐,透过这片炙热燃烧的土地我们看到蒸蒸升起的社会主义理想。

 

然而,深思之下,我们会发现张文新独特的观看视角。在这幅歌颂劳动人民的长卷上相继出现的形象除去右侧的老者外皆为女性,这与何孔德《祖国来信》中纯男性的呈现方式截然相反。我们忍不住提问,青壮的男性们去哪里了?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在“大跃进”的整体背景下,男性劳力大都投身于大兴水利、大炼钢铁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大二公的结果是让该收的庄稼烂在地里”。在这幅看似只是对劳动场景的直接表现和热情讴歌的作品之下,隐藏着张文新对那个逝去时代的历史问题的深刻质疑和反思。我们不妨更进一步地提问,每日艰辛的劳作能否带来真正的温饱?被称为“进入天堂的金桥”的人民公社又能否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产主义?阅读至此,整幅作品流露出一种强烈的自然主义气息,此种自然主义“是指和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背道而驰的,既没有革命的批判也没有革命的浪漫的对待革命现实的创作态度”,更接近于米勒的现实主义表达方式。普通而平凡的劳动场景,却折射出那个特殊时代语境中政治、历史与人群的复杂关系。当我们试图重新阅读那段激情洋溢运动迭起的历史时,张文新的《间苗》无疑在表现讴歌劳动的永恒主题的同时为观众预置了一块冷静判断理性反思的空间。

 

从《祖国来信》到《间苗》,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士兵形象被替换为田野之上顶天立地的“当代英雄”,不曾变更的是新中国美术中久久回荡的英雄主义情怀。我们会看到,随着历史的变迁,艺术家的视角在不断发生改变,建国初期对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浪漫歌颂转换为对平凡世界中劳动人民的热情讴歌,而促使这种观看视角变化的深层原因则在于政治对于艺术的支配。时隔半个世纪,当我们重新系统地阅读这些作品,除却画面本身为我们再现的历史图景之外,图像之间的内容转换和风格演变也构成了另一种值得阐释的文本。

 

【相关阅读】

【秋拍倒计时11】翰海何孔德之《祖国来信》

 


【编辑:颜媛媛】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