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一届848件参赛作品,到第二届的1911件,到第三届的4000多件,再到本届,征稿尚未完全结束就已经吸引了包括中央美院等国内最著名的8大美院在内的全国各地300多家高等院校、设计机构及有关企业的广大设计者参与投稿。
很难想象,一个县城举办的文具设计大赛能在全国范围造成这样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这就是艺术创意的魅力!
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全国文具设计大赛——对于宁海,重要的不是这个比赛本身的成功举办和给地方带来的知名度,而是在于通过这样一项大赛,引领了宁海文具产业的一场观念革命,引发了艺术与工业的化合效应,带动了一方产业转型。
宁海是中国文具生产基地,文具生产企业达400多家。但是原来的企业大多从事贴牌生产,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空间狭窄。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文具企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自身设计能力弱,竞争力不足的毛病就彻底暴露了出来,企业生存面临严峻挑战。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文具企业要生存,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竞争力哪里来?宁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多次深入企业调研时强调指出,要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利润空间。
产品的附加值如何提高?从设计和创意上下功夫!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县文联牵头举办的文具设计大赛无疑就像一场及时雨,让那些苦苦挣扎中的、忙于寻找出路的文具企业迅速复苏过来,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文具设计大赛上,人们看到,卷笔刀片可以任意调节,铅笔削出来的纹路就被“雕琢”得千姿百态;看起来很普通的笔袋,充上气成了软绵绵的睡枕;有些作品糅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彩色笔镶嵌在竹片上,卷起来是一个笔筒,摊开像一本传统的“册”形书;有些作品则糅入新潮的动漫元素,显得非常生动活泼……
这些独到的设计让很多人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原来文具也可以这样美,这样有意思!。
这就是艺术创意带来的活力!
把大赛获奖作品与人才及时推介给当地文具企业,这是大赛的落脚点,也是大赛的亮点。宁海通过举办获奖作品暨人才图片展、获奖作品与人才点评推介会、企业与高等院校(设计院所)对接交流会等活动,及时把大赛活动成果推介给当地文具企业,使作品与人才有效得到转化和使用。三届大赛343件获奖作品中,有123件作品被当地文具企业选中,20多件作品已投入生产,产品附加值不断得以体现。如佳佳文具生产的小小订书机一个零售价为3元,采用大赛作品的创意元素后,价格提高到5元甚至更高,利润可达200%。
县委书记王剑侯说:“潘天寿设计艺术奖文具设计大赛这个平台,已对宁海的文具企业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重视、参与文具设计,随着传统的文具企业与艺术得到完美结合,宁海的文具产业转型升级也就近在咫尺。”诚然!
通过三届大赛,将创意作品用于产品开发,大大提高了文具产品的附加值,为传统的文具产业注入了活力,也打开了文具产品的市场。仅是2007到2009年三年间,宁海文具总产值就从30多亿元迅速增加到了50多亿元,几近于翻一番。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赛,用创意推进“文具制造”向“文具创造”转变,提升了广大文具企业对文具创意设计的重视,使更多的文化创意“糅”进了文具产业,加快了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这就是艺术创意的力量。
“要通过做大做强做优‘潘天寿设计艺术奖’文具设计大赛,提升文具的创意、设计与创新水平,更要首先提升创新的理念。”县长褚银良这样表示。
在三届设计大赛的催动下,人们正逐渐形成让艺术创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共识。近几年,我县文具企业负责人多次到北京理工大学、杭州科技大学等院校演讲,谋求与高校的合作途径,加上三届比赛,宁海文具企业引进了500多位设计人才。宁海很多文具企业一改以往贴牌生产模式,通过成立设计机构、引进设计人才、提升研发能力,转变企业发展模式,创立了自主品牌。目前,全县70%以上的文具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部门。
文具产业之争,如今在宁海已经转向为创意之争。
从“平凡的文具,非凡的设计”,到“创意——激活企业”,到“设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届“潘天寿设计艺术奖”的主题都紧紧围绕大赛“让艺术‘创意’为企业‘创富’助力”的宗旨。事实也正是如此,依靠当地文化优势,把名人效应、文化创意与工业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为工业经济服务,这种创新做法为我县工业的转型升级开拓了新思路。
【编辑:曹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