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部分内容
首先发言的是对雕塑艺术有着多年研究的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教授,他抛出了“如何看待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再中国化”问题,即当代艺术如何本土化。
此后,批评家鲁虹指出曾经比架上绘画慢半拍的雕塑艺术,现在赶上来了。进入90年代消费社会后,波普艺术譬如杰夫昆斯等西方艺术家给艺术带来了新的趋势,在中国雕塑艺术中出现了表现病态行为的作品,譬如李占洋所表现的市井生活场景。此后,他也抛出“为什么像方力钧、岳敏君、周春芽等架上艺术家所创作的雕塑作品没有入选本次展览”这一平面艺术家创作的“带有个人标签性质的雕塑作品”能否被划入雕塑范畴这一问题。
杨小彦提出批评家应该如何定义现成品与艺术品的区别?他举此次参展的宋冬作品《穷人的智慧》为例,提出如果换一个身份,被展出对象身份并非艺术家,那这件作品还能称之为艺术品么?易英教授随后补充,“艺术史经验的传达,只有合法的人(如合法的艺术家身份)才能被传达”。作为科班(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出身的吴鸿而言,对于雕塑倾注着更为深入且复杂的情绪。他谈到了90年代雕塑的两种方向:反雕塑与泛雕塑。
殷双喜教授从《材料与观念——当代雕塑的扩展》一文,谈到雕塑对于材料的转换、时间的转换等问题。
刘礼宾用此前其在成都A4画廊策划的展览“雕塑――隋建国与他的几个学生”作为切入点,强调艺术家创作的纯粹性。
段君谈到此次展览与美国当年惠特尼美术馆举办的西方美术馆曾经一度过于强调在场性的问题。
徐可从媒体人的身份,梳理了雕塑艺术家隋建国一路的创作历程,作为个案分析。
杨卫指出,方力钧、岳敏君等平面艺术家之所以会创作雕塑作品,是因其架上作品已经不能更好的作为承载、表述情绪的途径。此时,需要三维空间的雕塑出现,抒发积蓄已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