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廷:谈20世纪西方艺术史上的新现实主义 2011-11-17 14:48:10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王端廷 点击:
20世纪50年代,当英国的里查德-汉密尔顿、美国的罗伯特-劳生柏和贾斯帕-约翰斯等艺术家大肆利用现成品进行艺术创作,时候,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不约而同地看到了现成品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在涌现出一批艺术家。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阿尔曼多次访问纽约,不久即把美国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以致在1972年申请加入了美国国籍。阿尔曼喜欢美国,对于这个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斗士,美国是一片没有传统包袱而让人无拘无束、轻装上路的自由乐土,而且当时的美国正是波普艺术如日中天的时候,阿尔曼在这里能找到更多的知音。

 

在高度工业化的美国,阿尔曼将创作转向了对工业品的利用,他的艺术因而被引向了一种新的更抽象的集成样式。这种风格的极致之作是1967至1968年创作的“雷诺集成”系列,也就是他用雷诺汽车公司提供的各种汽车构件制作的一系列抽象装置作品。《雷诺集成第103号,骨螺》(Accumulation Renault, Le Murex.1968)就是一件用一组汽车前挡泥板焊接成螺旋形并颇具形式美感的大型抽象装置。引人注目的是,从这时开始,阿尔曼不再使用废旧材料,而是转而青睐各种崭新的金属物品。昔日褴衫敝屣的嬉皮士摇身一变成了衣冠楚楚的绅士,阿尔曼队形式美的眷恋情结昭然若揭。

 

1976—1977年,以雅皮士面目出现的阿尔曼采用各种实用性的金属物品作为其创作的材料,锤子、十字镐、锯子、斧头、老虎钳和扳手等应有尽有,他将同类物品焊接在一起,有规律地排列成各种平面型图案,使其脱离固有的立方体形态,从而产生某种新的装饰效果。80年代,青铜材料的应用使阿尔曼彻底背弃了他早期集成艺术那种愤世嫉俗的反叛精神,转而带上了奢华的贵族气息。而在“画布上愤怒的画笔”系列中,阿尔曼通过绘画工具的应用,重新回到了图画领域。

 

80年代以后,阿尔曼在客户委托的情况下,创作了许多大型集成作品,如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广场上的用大量巨型钟表堆砌而成的《全部时间与生命寄存处》(L’Heurede tous et Consigne à vie, 1985)就是一件大型室外装置作品。而1982至1983年创作的《长期停车场》(Long Term Parking)则是一件更大规模并带有纪念碑色彩的雕塑作品,它高达18米,由嵌埋在混凝土中的60辆小汽车堆砌而成,整个作品耗费了1900吨水泥,是一座体积庞大的巨塔。这件作品被安置在茹伊-昂-约萨(Jouy-en-Josas)的勒蒙特塞尔公园。

 

在1998年巴黎网球场国家画廊举办的阿尔曼艺术回顾展中,笔者看到的阿尔曼最新作品是1997年完成的《购物车瀑布》(Lachute des courses),这是一件由45个购物车分五排堆垒而成的阶梯状的大型装置作品。像他的许多作品所追求的那样,阿尔曼希望以此作为消费社会的纪录。

 

阿尔曼于2005年10月22日逝世,享年77岁。

 

克里斯托的捆包艺术

 

克里斯托并不是在新现实主义宣言上签名的八个人之一,他是后来加入该团体的,但他却受到了这个团体的领袖皮埃尔-雷斯塔尼的极大器重。由于几十年来在世界各地完成的大量大型环境艺术和大地艺术作品,克里斯托最终成为新现实主义团体中最具国际声誉的艺术家。

 

克里斯托(Christo)原名叫克里斯托-弗拉迪米洛夫-加瓦切夫(Christo Vladimiroff Javacheff),1935年6月13日出生于保加利亚的加普罗沃(Gabrovo)。1953—1957年先后在索非亚、布拉格和维也纳的美术学院学习。1958年到达巴黎,刚一落脚他就不仅结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让娜-克洛德(Jeanne Claude),还与雷斯塔尼和其他未来的新现实主义团体的艺术家建立了联系,也就是那一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批“捆包物品”(objet empaqueté)的创作。没有经过适应期,也没有走半步弯路,这个外国青年立即上路并随即成为新现实主义运动中的中坚人物。

 

1961年9月,克里斯托在联邦德国科隆港(Cologne Harbor)的哈洛-劳胡斯画廊(Haro Lauhus Gallery)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展览,在这个展览中除了纸上作品他还展示了名为《码头边的包裹》(Dockside Packages)石油桶捆包作品。

 

1962年6月27日,也就是克莱因因心脏病猝然离世后的第十天,克里斯托在巴黎“J”画廊展示了一些捆包公共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展览期间他还完成了一件兼有行为艺术和环境艺术双重性质的作品《石油桶的墙-铁幕》(Wall ofOil Barrels-Iron Curtain),他用240个石油桶组成一道墙,将圣-日尔曼-德-普雷(Saint-Germain-des-Prés)区的一条名叫维斯孔蒂街(RueVisconti)的小胡同堵塞了六个小时。这条街有巴尔扎克、莱辛和德拉克洛瓦的故居,在巴黎十分著名。克里斯托以这一作品作为对一年前修建的“柏林墙”的讽喻。在许多西方人的心目中,“柏林墙”是一道铁幕,是一道反文明、反人性的“耻辱墙”。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