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05迈阿密海滩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1-11-17 14:57:37 来源:《典藏-今艺术》 作者:郑胜天 点击:
11月31日是2005年飓风季节的最后一天。墨西哥湾今年遭到破纪录的26次飓风的袭击,现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迈阿密洗去了威尔玛的破坏痕迹,迫不及待地换上欢庆的节日盛装。派对的时刻到了!  

2011年迈阿密海滩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 参展作品 (网站配图)

2011年迈阿密海滩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 参展作品 (网站配图)

 

尚待开发的中国艺术

 

中国艺术市场近年来的兴旺在迈阿密反映得并不明显,来自中国的参展画廊只有上海的香格纳。画廊主人何浦林说:他们从2004年开始参加,今年的销售成绩比去年也有提高,售出的最高价还是主打艺术家周铁海,他的三联画售价为6万美元。他说香格纳在欧洲博览会中得到的成绩更好,尤其是巴塞尔,那里的客户比较熟悉。迈阿密观众对中国艺术并不了解,但普遍表示好奇。别的欧美画廊展出华裔艺术家的情况与其它艺博会相近,如纽约Protetch的海波、Tilton 的徐冰、魏东、Cohan的季云飞、Marlborough的赵无极、雅典Bernier/Eliades的严培明、科隆Nagel 的赵刚等,还不大见到新的面孔。

 

纽约Ethan Cohen 画廊在市内设计区的一间仓库中举办了题为「中国艺术入侵」的展览,展出了40位艺术家的作品,几乎囊括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名字。开幕当晚的亮点是彭禹和孙元的装置《猛龙过江》,观众可以在堆满泡沫塑块的空间中戏耍打滚,很博得一帮嘻哈族的兴趣。不少观众围聚观看潘星磊模仿三星堆武士的表演,却几乎没有注意到艺术家在门外街上的一溜大字涂鸦:「发克(Fuck)北京,埋葬迈阿密」,大概因为写的都是中文。

 

另外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家作品的地方是一些向公众开放的私人美术馆。来自古巴和委内瑞拉的本地藏家Cisneros夫符人创建的CIFO是其中最新的一个,由一个拳击场改建而成,以收藏摄影与录像为主,包括宋冬、杨振中、王庆松和史国瑞的作品。过去十多年中,虽然有少数专门收藏中国艺术家的西方藏家,如希克(Uli Sigg)和尤伦斯(Guy Ulens);但大部分当代艺术收藏中并不常见中国艺术家的名字。现在情况正在改变。纽约地产大亨,也是迈阿密最大私人美术馆的主人Don Rubell 来到本刊在艺博会的展位前翻看着英文的典藏国际版《Yishu》说:「我要成为你们的终身订户」。

 

周边活动

 

在ABMB之外,迈阿密市区还有规模不小的另外两个艺博会。NADA由纽约的新画商联盟在一间摄影棚中举办,参加的画廊有84家。Pulse设在一座三万平方英尺的巨大帐幕中,也有48家画廊参加。这种搭顺风车的艺博会不用自己花钱促销请客户,制作成本低,许多实力不太强的画廊都可参与, 因此已成为近年来艺术市场的另一趋势。最为活跃的形式就是90年代开始出现的所谓旅馆艺博会。主办者租下一个旅馆,再把房间分租给参展的画廊。白天作为展场,晚上又可休息。大艺博会一个画廊平均要付3至5万美元租金。而旅馆展的租金只有5千美元左右。今年在迈阿密就有在Townhouse旅馆的Scope(67家画廊)、Aqua旅馆的Aqua(36家画廊)、和Cavalier旅馆的Friesbee三处。后者自称为「流荡的策展计画」,主要展览装置和表演。还有在一间酒廊专门展览录像的「泳池艺博会」,也吸引了不少人流。

 

最为轰动的同期活动应当是今年才出炉的「设计05」博览会,15家欧美最热门的设计品牌展览在市内一座大楼中举办。开幕那晚附近的街区禁止车辆通行,满街人头攒动,乐声舞影,颇为壮观。迈阿密的那一周到处都是派对,从门禁森严的私人豪宅和俱乐部,到对公众开放的海滩泳池或街头酒吧,不少人都是连台轮转,直至凌晨。最为人乐道的是Jeffrey Deitch主办的狂野派对。他一如既往,又安排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艺术表演:让纽约舞星Julie Muz在透明的塑料泡泡中翩然跳起脱衣舞来。最后和一个裸体的男舞者浑身涂满黑白颜料,摆出一个静止画面的姿态结束。而谁都不想错过的重要派对自然是2日晚上HUGO BOSS在Setai酒店举行的盛大晚宴。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名流,古根汉美术馆基金会宣布了5万美金的HUGO BOSS奖及本届的六位候选艺术家,其中波多黎各的双人表演艺术家Jennifer Allora 和Guillermo Calzadilla 也被邀请在艺博会的表演节目中演出;远在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也在艺博会开幕当日公布了今年双年展入选艺术家名单,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但对贴有这些名字的作品当然会有促销效应。纽约画商Gavin Brown旗下有五人入围,大赞时机绝佳。但也有人批评惠特尼美术馆卷入利益冲突。针对这种火热的场面,当地一家刊物用了这样的标题:「派对永远不会太多!」不过《纽约时报》艺评家Julia Chaplin 则有不同的看法,她问道:「当太多的人们拥入这些派对,尤其是他们之中许多人的兴趣显然在于免费饮料而非购买艺术品时,这会是一件好事吗」?
 

 


【编辑:廖冬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