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展览的美育功能
按一般理解,艺术作品主要有三大功能,即审美认知、审美娱乐和审美教育。应该说,好的艺术作品可以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是社会不可以或缺的精神食粮。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国家名义公开举办美展,目的则是“美育”。而提到美育,蔡元培是绕不开的人物。1917年,他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中说:“自兄弟观之,宗教之原始,不外因吾人精神之作用而构成。吾人精神上之作用,普通分为三种:一曰智识,二曰意志,三曰感情。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作用而有之。”他认为知识、意志、情感的作用曾经都附丽于宗教,而知识、意志逐渐脱离宗教后,还剩下宗教的情感作用即“美感”,并提出“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用美育即艺术教育代替宗教。[7]他主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美育”的具体措施除了学校课程教育外,还有设立公园、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会、艺术演讲等公共性文化建设措施。首届全国美展就是在蔡元培的积极努力下促成的,展览的种类庞杂,不仅有书画,雕刻、也有建筑及工艺美术,不仅有当代美术,也有古代的及外国人的作品。蔡元培的美育实践有一个基本参照,即14世纪在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在笔者看来,蔡元培强调美育对人的陶养,其最得力的措施是创立了国立北平艺专、国立杭州艺专,以及对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等人的提携。1928年,林风眠任国立西湖艺术院院长后,曾意气风发地说:“西湖可能成为中国的佛罗伦萨,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
其实,“美育代宗教”的提法并不准确,应为“美育借宗教”。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艺术对民众曾有巨大的熏陶作用,蔡元培想借之启迪民智、改变国民性格养成、提高民族素质,从而达到“教育救国”目标。反观欧美的社会变革与对人的素质再造,除了政治、经济等制度性建设外,文艺的陶养也功莫大矣。首届全国美展期间,徐志摩认为美展有两点意义,其一是艺术对于人生的作用,其二是艺术对于时代的反映。“人生不能没有意义与趣味。所以艺术乃至艺术教育该得积极地提倡与奖励,在现在只是常识的常识。”[8]该认识正是基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结果,而此后的两届美展也基本上是该思想的发挥。
(三)宽泛的参展作品
基于“美育”思想,三届全国美展都体现了作品的宽泛性,不只有绘画,还有书法篆刻,甚至连出土文物、图书善本都在展览之列,类似今之博物馆的陈列方式。这些出品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作,而绝大部分是历史文物遗存,政府以展览的形式对民众进行全面的文化艺术教育,美展实为浓缩的人文教育课堂。
第一届全国美展展览内容为:书画、金石、西画、雕塑、建筑、美术工艺(图案、织绣、乐器、磁器、漆器、竹木器、牙器、金玉器、玻璃器、制版及文具等)、摄影、参考品(古代书画近人遗作国外绘画雕塑)等八部;第二届全国美展展览内容为:图书、刻印、美术工艺古物;建筑图案及模型、雕塑、西画、现代书画、历代书画、摄影等九大类;第三届全国美展展览内容为:书法、古物、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战时艺术、边疆文物、摄影、金石木刻等十大类。其中第二届的图书展览是项创举,包括善本古书及近年精美出版品,历代刊刻、印刷、装订、绘摹的书籍,也可以说是美术的一种,还有夏商甲骨、秦汉竹简、敦煌佛教经卷都是,刻本以北宋《文选》为最古老,南宋刻本最多,有23种,此次出品可以从夏商看到明清,参观者等于读了一部简明的书籍发展史。[9]
而单就绘画而言,可谓是五花八门、风格多样。比如,首届美展的中国画,既有创作、写生作品如姜丹书的《南高峰远眺》等,也有临摹作品如陶冷月的《仿唐人诗意》;题目既有传统文人题材如王一亭的《松鹤图 》,也有现实关怀的题材如赵望云的《贫与病》等;既有现代美术史上的名家如齐白石、张书旂、郑午昌等,也有钱松喦、潘天授、启功等当时年轻的书画家以及不少名不见经传者。有的作者入选作品多达十余幅,如高剑父就有书法两幅、《碧柳烟沉》等国画六幅作品入选。
四、民国“全国美展”的启示
1949年7月2日,由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主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即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美展”在北平艺专开幕,共展出1943-1949年间的画报、窗花、剪纸、洋片、漫画、木刻、年画、连环画、油画、国画、雕塑等作品604件,作品的宽泛性着有民国美展的影子,但漫画、木刻、年画、连环画等具有新中国特色的画种却是此前没有的。建国后的全国美展,形成了一套政府运作和资助的机制。在当下,面对形形色色的国际艺术,全国美展除了培养国民人格和塑造大众的精神世界外,还担任着以艺术塑造“国家形象”并提高国际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角色。
新中国的全国美展一路发展下来,初期的宣传性、普及性功能随着社会政治的宽松以及文化的多元发展,还有画展的精英化(一般画家很难入选,而普通百姓出于理解困难等原因对展览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今天的全国美展面临着远离大众文化的小圈子化倾向,因此也面临着转折和调整的可能。怎样办好美展,我认为民国时期的全国美展有些地方值得借鉴,毕竟它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官方组织的规模庞大的国家级展览。但必须指出,新中国的全国美展与民国时期的全国美展有着不同的时代语境,并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
(一)全国美展的公益性
全国美展作为中国的重大公共文化活动,首先应强调社会公益性。蔡元培将美术的发展总结为:“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附属到独立;由个人的进为公共的。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衣服,宫室、园亭,知道要美观;不注意于都市的美化。知道收藏古物与书画,不肯合力设博物院,这是不合于美术进化公例的。”[10]在北大画法研究会活动期间,蔡元培曾计划向各收藏家、古董商借古画陈列展览并供会员观摩。民国三次全国美展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以国家之财力物力组织和宣传。比如,为配合首届美展,出版了由徐志摩等人编辑的《美展汇刊》,在开展前大造舆论。从第五期开始刊载“二徐之争”文章,这是中国西画发展史上第一次公开的不同艺术观点的论争,巨大地活跃了美术界的研究空气,成了该临时刊物的最大亮点。
其次,举美展期间举行免费的美术讲演。第二届美展的讲演题目是:徐中舒《铜器艺术》、余绍宋《中国画之气韵问题》)、梁思永《殷墟发掘品》等;第三届美展的讲演题目是:董作宾《殷墟甲骨文字》、秦宣夫《何谓西洋画》、傅抱石《中国山水画之进展》、刘开渠《雕塑艺术》、刘铁华《中国木刻史》等,主讲人的讲演费为象征性的国币100元。可喜的看到,今天的中国美术馆也一直坚持在大展期间举行免费的学术讲座活动。
再次,美展的入览券价目在民众可接受的范围。比如,首届美展为普通入览券小洋二角、长期券大洋二元;参考部入览券小洋四角、长期券大洋五元;教育团体入览券小洋一角;参观本会参考品部须另购半价券。[11]第二届美展期间,国民大会堂公演话剧《镀金》、《自救》,票价为一元、六角、三角,音乐演奏的票价为学生三角、其余为五角到三元不等。[12]第三届美展还订有优待学校及机关团体参观办法,为普及美术教育规定1942年12月15、27日、1943年1月1、3、8不收门票。[13]另外,第三届美展为促进儿童美术的进步,展品中还增添了儿童美术作品。当然,今天的不少美术馆也有类似的活动。按当时的物价,这些价格能够为普通家庭接受。可喜的看到,中国现在已有1100所博物馆、美术馆逐渐实行了免费,也极大地坚持了社会公益性。
今天的全国美展无疑也是公益性的,但怎样办好展览并最大地体现出社会公益性,确实需要智慧。应该说,民国时期的三次全国美展面临着资金、交通等诸多问题,条件远不如今天。笔者认为,建国后的全国美展多次调整展览计划,过去将群众喜闻乐见而且对政治宣传有直接功效的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引进展览,是符合实际的;而现在增加设计、动漫种类,开办专门网站、分画种到各城市办展再集中优秀作品到首都展出等措施,也都是强调社会公益性的与时俱进。民国美展的有些地方是可以借鉴的,如发行专题刊物、免费的学术讲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