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策展人的作用
策展人出现于中国当代艺术界,表面上看是艺术市场是趋于成熟了,其实仍然有不少问题。“策展人”这个术语很专业,1990年我刚到加拿大时,在蒙特利尔的一个画廊组织了一个画展,那个画廊要我做策展人,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策展人”这个词。当时不懂,我就问画廊老板:你刚才说的那个是什么?他就跟我解释,“策展人”就是组织这个画展的人,这个展览要贯穿一个什么样的理念,怎么样选画,甚至包括这些画该怎么挂上墙面,都要策展人来安排和确定。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术语用中文怎么说,画廊老板用英文对我说,这就叫Curator。大概到了90年代中期,这术语才被台湾的一位艺术批评家翻译成中文“策展人”,美术界也就接受了这个术语。
在此顺便说一句,小说和电影《达芬奇密码》一开头那个被谋杀的老头,是罗浮宫负责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curator,可以翻译成“分馆馆长”,但不是罗浮宫的“馆长”,这说明原来译者也不懂这个词。
中国的艺术市场在90年代中期才开始真正上路,或者说走向职业化,才开始跟国际接轨。从那以后,办展览就得有国际通行的办展规矩、范式。现在你看那些展览的招贴,都已经非常标准化、国际化了。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照抄国外,一切都山寨。连策展该怎么做,连特邀嘉宾、学术顾问、学术主持之类头衔,都是从国外抄来的。这样一搞,就感觉很正规了,有利于打入国际市场。从画商的角度说,他得请一个策展人,来帮助他操作这个事情。从画家的角度说,也和国际接轨了,画家都要给自己准备一个档案,英文叫portfolio,或者叫profile。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就是一个很大的皮夹子,文件夹,可以把画夹在里面,是画家用来毛遂自荐的。皮夹子里面主要是图片,高清晰度的,还有简历,尤其是参加各种展览的目录,按照逆时顺序,从今天往过去排列。现在中国艺术家的档案,都是中英双语,还有艺术家的一个陈述,讲自己的艺术理念,整个一套完备的材料。过去中国没有这个做法,后来有了,也就是国际化了。不过,画家档案里的英文材料,那烂英文错得一塌糊涂,自荐给洋人只会被小瞧。
除了毛遂自荐,主要还是靠策展人,这些人在艺术推广方面作用比较大。这当中也有两种人,一是职业策展人,一是由批评家兼任。在中国,尤其在北京,兼任的占多数,不过两者的划分并不绝对。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人也做策展,比如画家本人,但这不多。策展人扮演两个角色,一是把画家推向公众,一是把画家推向市场。其实,把画家推向画廊是达到这两个目的的方式。也就是说,策展人具有双重角色,既推出画家,也帮画廊卖画,或者说是画廊通过策展人做展览而把画卖掉,以此完成艺术的市场化过程。按理说,这两种情况应该是发生在两种人身上的,但有些策展人却扮演两种角色,既帮画家也帮画廊。策展人扮演两种角色可能会遇到非议,究竟是替商人说话,还是替艺术家说话?学院派的一些策展人,只扮演把画家推向公众这样一个角色,这时候,策展人的眼光就很重要了。由于目的不是商业性的,艺术鉴赏力便很重要,这对策展人的理论要求也很高,例如艺术史和批评理论,以及对当前文化现状的认识和理解等等。
四、中国当代艺术有什么价值
要谈论当代艺术的价值,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当代艺术,有的人理解得很简单:当代的艺术就是当代艺术。这是不对的。当代艺术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少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时间,此处的“当代”这个词是从西方引进的,不是中国的,按照西方的说法,当代应该是最近20年或25年,和中国的理解不太一样。以文学为例,中国的现代文学,指的是五四时期到1949年,当代文学是1949年到眼下,这个时间跨度与西方的25年之说完全不同。在中国谈论当代艺术更是混乱,没有公认的说法。后来好一点了,大家通常接受的观点是1979年到现在。为什么是1979年?因为改革开放和三中全会,这是一个政治标志,而艺术标志则是1979年的“星星画展”,体现了对官方和传统的反叛,于是从那以后就叫当代艺术。这和国外还是不太一样,因为79年距今已有30多年了。另外也有人说当代艺术应该从1985年的新潮艺术算起,甚至有人更极端,85新潮都不算,要从1989年算起,那一年有89现代艺术大展。
不过,时间概念其实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第二点,就是当代艺术的当代性,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当代性是什么?这个说法又不一样了。当代性最重要的就是挑战,挑战什么呢?挑战被大家认可的、既存的艺术秩序。这种说法在西方也是同样的,西方的定义虽然也很多,但说穿了也就是两条,时间性和当代性,也即挑战性或思想性。由于强调思想性,当代性的主流就确定了,这便是观念艺术。实际上,观念艺术在西方兴起得很早,从20世纪前期的达达主义就已经开始了,但兴盛是在60年代,那时出现了简约、波普、概念等艺术倾向。中国概念艺术的出现,是在85年前后,1979年的星星画展也有,但作为一种主义还是在85时期。
曾经有一种说法,说中国艺术从79年到89年在十年中走过了西方现代主义一百年的历程。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现代艺术大展,两个主持人是高名潞和栗宪庭,他们因为这个大展而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大佬。过了1989年,一切都结束了,艺术沉寂下去了。然后在90年代又慢慢重新开始。那时高名潞去了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艺术史,栗宪庭留在国内,推出了中央美院的一批年轻画家,称“新学院派”、“新生代”什么的,诸如刘小东等人。在这前后,还有很多比较相近的艺术家,主要是“玩世现实主义”和“艳俗艺术”的一批画家。
为什么叫艳俗艺术呢?你看他们的作品俗不可耐,其实是说这个时代俗不可耐。在当时的情境中,艺术不可能去挑战现存体制,所以只好转换方向,去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庸碌无为、无可奈何、俗不可耐。这些画本身给人的感觉是很恶心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叫刘炜的画家,他的画实在是恶心,但你不能仅仅看到这恶心,而还应该看到他所表现的这个时代的恶心和那些人的恶心。刘炜出身军人家庭,他画自己的父母,把母亲画成俗不可耐的农村老大娘,随军家属,父亲是个高级军官,他画他们在游泳池里戏水,画得非常恶心。画中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一脸粗鲁,俗不可耐。画家看似嘲讽自己的父母,实际上是嘲讽这个时代。
跟艳俗艺术一起被栗宪庭推出的是政治波普。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波普在西方就已经萌芽了,五、六十年代达到高峰,尤其在英美两国。中国在85时期就已经接触到了波普,然后出现了几个波普画家,代表人物是王广义,他的波普和外国的不太一样,外国的波普艺术商业味道重,中国的波普是政治意味重,这政治性就是嘲讽中国和国际接轨的现实。当然,画家的态度并不明确,甚至可以说画家自己没有态度,但或许是故意含糊,或许他不知道他该有什么态度。王广义画麦当劳商标作为背景,把文革大批判的作为前景,将西方流行的商品和中国文革的政治标签被放到一块,专业术语叫并置。
政治波普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西方艺术家忽然发现,嘿,中国艺术家开始批判中国现实了,西方人对这个最感兴趣,这是个好事,于是就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