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更擅长发明东西,而非对我们为什么要发明它们提出疑问。如果我们能做到的话,我们肯定会做。很巧的是,一个在想象中才能出现的奇迹在这个新时代出现了,这让我真的很想问一句:“为什么?”
这就是我对数字艺术市场的兴起的感觉。上个星期我们迎来了s[edition]的正式上线。这个网站是专门用于出售数字版的艺术品的,它由顶尖的艺术经销商创立,推出了包括达明安·赫斯特、翠西·艾敏等在内的艺术家作品的数字版,人们只要支付“能承担得起的价格”就能拥有这些数字版的作品。例如你只用花500英镑就能买下了赫斯特限量版的“头骨”放到你的手机上。艾敏此前就该项目接受了BBC的采访,她表示这个网站通过合理的价格使艺术“回归”到了普通人之中。
但是那些饥民或是受到压榨的中产阶级真的会花500英镑来买一张手机图片吗?这与此前在Frieze艺博会上购买游艇这种奢侈的行为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什么样的人会想买一张英国艺术品的图片作为手机桌面呢?
直到现在我还对这个网站耿耿于怀——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究竟是因为我还是因为它的创始人们。整个产业表现出了直截了当的商业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对抗了当前的网络文化。如果艾敏等艺术家希望与年轻人进行交流的话,他们肯定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发布图片,而不是让人们加入到一个需要注册、参与所谓的“收藏家俱乐部”的网站。
这并不是人们第一次尝试将当前的艺术市场与网络结合到一起。VIP在线艺博会也采用了相似的方式——它邀请人们注册,要进入特别的“经销商房间”还需要交纳一定的“入场费”;区别则在于它出售的是实体的艺术品。
无论是s[edition]还是VIP艺博会,在我看来它们都带有一些古怪的笨拙。艺术市场向来是通过势利的行为以及各种把戏运作的,而在这里它却变成了电视购物频道一样的东西。有人将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艺术家与在iPhone、iPad上作画的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相比,但我没看到任何可比性。霍克尼是对新媒体有创造性地、理想化地运用,而这不过是在用一种不怎么高明的新方式来“推销”一些短暂的图片。
财政危机的寒风是否会导致艺术市场廉价化它的一贯风格?我们会不会很快就看到穿着得体的经销商在牛津街废弃的商店中兜售他们的作品?
【编辑:张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