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虚拟博物馆的建设并非简单地“洒银子”就行。“如果没有扎实的学术研究,高精度的专业拍摄,就无法填充数据库,自然也没有办法为公众提供全面、细致的文物信息和历史知识。”张岚说。
点击鼠标,在3D效果的技术支持下,艺术狂热者可以犹如现实中逛博物馆那样行走和停留,随意观赏展出的艺术品。这是博物馆未来的迷人图景。
然而,数字化的传播也有它致命的弱点。比如怎样在虚拟和实体、间接和直接、超越时空和回归时空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如何让人们在逛完虚拟博物馆后依然有足够的冲动回到现场?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认为,文化遗产数字转化中的传播阻隔与过分娱乐化、趣味化,将对文化遗产价值产生消解和损害,需要特别警惕。
让博物馆坐上“大篷车”
不是被严严实实锁在展柜里,就是只能以图片形式停留在展板上,这是目前国内文物展示的普遍现状。这种人为的隔膜,让文物与大众疏离。参加此次论坛的不少专家表示,博物馆在设定“门槛”的同时,如何让文物走下展板、走出展柜,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是迫在眉睫的话题。
邯郸市博物馆馆长郝良真讲述的一个真实案例引发了记者的兴趣。为了让文物真正走进社区、走近百姓,他们推出了“博物馆大篷车”,让那些饱含邯郸历史文化气息的文物与市民百姓近距离接触,并辅以通俗讲解和知识普及。很多受到“大篷车”影响的人受到吸引,后来专程走进博物馆参观,不再轻易对博物馆说“不”。
有了博物馆,不等于可以自然而然地“等”来知音。为了吸引观众,各地博物馆可谓各出奇招。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齐迎萍对记者说,该馆曾自编自演情景剧《博物馆不眠夜》,讲解员为馆藏文物设计了拟人化的角色,让“死”的文物“复活”,展开对话,向青少年观众直观、生动地展示文物和文化。
民间博物馆如何“以古养古”
民间博物馆的崛起,成为近年文博界的醒目现象。然而,旋即而来的生存问题,也困扰着许多民间博物馆的未来之路。民间博物馆如何做到“以古养古”,让与会的这些公共博物馆馆长们格外揪心。
杭州历史博物馆馆长吴晓立提到,在杭州有一位七旬老人李加林,寂寞坚守着自己创立的黑陶博物馆。然而,每天守着这些精美的国宝,老李却依然为生存困扰。由于场地有限,一些珍贵的陶罐只能摆在通往二楼的昏暗楼梯上,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生怕把上面的陶罐震倒。这是国内许多民间博物馆的普遍现状。
有专家建议,“民办公助”应成为民间博物馆未来的发展突破口。更重要的则是要引导民办博物馆走社会化之路,由艺术基金会等专业NGO组织运营管理,既解决了生存之忧,又为热心文博事业的民间资金找到出口。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