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空间-时间》隋建国2011中央美术学院“直面名师”讲座 2011-12-02 09:02:29 来源:艺讯网 作者:余娅 点击:
2011年11月29日晚6点半,2011年度中央美术学院“直面名师”系列讲座之隋建国《身体-空间-时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室F1-109举行。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隋建国老师对其历年来作品进行阐释,然后是刘礼宾老师对隋建国老师创造状态的分析,最后是观众的提问环节。此次讲座座无虚席

《身体-空间-时间》隋建国2011中央美术学院“直面名师”讲座

活动现场

 

2011年11月29日晚6点半,2011年度中央美术学院“直面名师”系列讲座之隋建国《身体-空间-时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室F1-109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讲师刘礼宾主持。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隋建国老师对其历年来作品进行阐释,然后是刘礼宾老师对隋建国老师创造状态的分析,最后是观众的提问环节。此次讲座座无虚席,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首先,隋建国老师提出本次讲座之所以叫《身体-时间-空间》是想把自己最近的一些思考放进来,隋建国老师认为这三个元素是跟自己所理解的雕塑是密不可分的。隋建国老师把所讲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清晰明确的和大家阐释了他是怎样开始思考,然后将思考变成作品的。

 

第一部分。作为象征的身体。隋建国老师说到刚开始进入艺术状态时其实不知道怎么做当代艺术,因为在学校只是学习了泥塑写生的课程。所以就采用象征的手法,用比如石头之类的东西象征自己的身体或者别人的身体,再对材料加以处理,借此象征性的表达一些情感。

 

在谈及这一部分的创作时,隋建国老师回忆了自己的早期艺术创作:大学恢复招生后,80年进了山东艺术学院。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面对怎么创造中国的现代艺术这个问题,隋建国老师在老庄的思想上得到启发,按照庄子的“齐物论”,认为万物的价值是统一的,所以从手头材料开始做。86年来北京读研究生,改革开放社会矛盾加剧。于是不安于老庄的传统,想放弃传统,把所有精力放在对整个现代文化的接受上。这一时期的作品很不安定。作品《平衡器》其实是反映了自己不太平衡的心理。89年的作品《无题》,这种情绪到达极端,试图赤裸裸的把情感表现出来。89年年底,由于不愿意在北京继续待下去就带学生下乡,开始把石头当成新发现的对象进行创作。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封闭的记忆》等。96年,做了《胶皮》这件作品,结束了对89年不安定情绪的思考并开始怀疑自己这种创伤感和承重感到底是否真实。

 

第二部分,作为所指的身体。隋建国老师指出这一时期自己还是想把创作核心慢慢的转到把身体。但是,这样的作品就没有了特别强的形式感,它可以是一个现成品。也正因为它指向了一个身体,所以它就有存在和作为艺术品的理由。关于第二部分作品有2007年的砖块,隋建国老师指出原来作品中的身体是象征的,现在的作品中石头的重量即是自己的体重,这样石头就作为自己的身体存在。然后延展了这个思路,用9快半合重为自己体重的砖块分布在空间里以达到自我身体在空间中的延展。类似的作品还有《九千公里》等。

 

第三个部分,从身体到物体。隋建国老师称是想摆脱掉象征性的方式,直接做一个物体。身体不再象征性的存在,作品不再和身体有象征性的联系,它是独立存在的。关于这一部分,隋建国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作品《时间的形状》,这个作品从 2006年12月25日开始,持续到今天仍在继续。即拿一个钢丝绳,每天在油漆里面沾一下,一天天的继续。隋建国老师指出这个作品有自己的生命,不再属于他自己,等自己不再存在,这个作品应该就算完成了。这也是隋建国老师第一次在作品中与时间发生的关系。

 

随后,隋建国老师还介绍了07年,在上海华侨城做的景观雕塑项目,一年设立一个块状雕塑,把雕塑分布在地面上两公里的范围里。隋建国老师指出时间因素是他想要的,同时这些砖头也形成了一个空间方位,指示南北。为了表达这种地球空间概念,还做了《倾斜的桃花源》。

 

第四部分,身体的消失和返回。隋建国老师说到这个部分和学校的系统有关系,学校不管是绘画还是雕塑,都是写生系统。为了摆脱,宁愿让身体的形式消失掉,但是10年后又回来了。

 

关于身体的消失隋建国老师介绍作品《衣钵》。这个作品通过让身体的消失来达到创作的目的。第一个中山装还能见石头和胶皮的残破和历史感,为了超越学院系统,减少塑造的痕迹。最后找一块布,把布纹印在上面,不做变形处理。这样中山装就出现了本来的面部。继续处理的作品有:《衣纹研究》、《中国制造》、《睡觉的毛主席》等。

 

关于身体的返回,隋建国老师提到了08年作品《盲人肖像》,他指出闭上眼睛,让“无意识”工作,运用雕塑泥这种学院的作法,又避免刻意的身体处理,这样留下的痕迹是最真实。作品放大20倍后,留下了身体的痕迹清晰可见。另外还有用拳击和脚踹的方式完成的作品和《上帝之手》等,这些作品也是身体对雕塑创作的返回。

 

第五个部分,身体在现场。关于这部分,隋建国老师指出身体在具体的时空当中不只是一个物体,物体找到恰当的形式度过一个空间也能成为一个作品。《艺术摆渡车》即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坐车目的,上了车就意味着进入了艺术的状态。《平行移动50米》是把一辆车从马路上搬到唐人空间画廊,搬车的过程即是度过空间的一种方式。另外一件作品《大提速》是在北京的环铁选了13个点,放置摄像机进行拍摄,.通过这个方法把环铁的九公里放入画廊进行展示,这相当于是把空间储存起来再展示在另外一个空间里。

 

另外,隋建国老师还介绍了09年在今日美术馆的作品《运动中的张力》,这个作品包括2个运动的球和一个管道系统。隋建国老师指出自己希望营造一个空间,展示自己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随后隋建国老师还对该作品进行了延展,在改造历史的展览上,用笼子把球装进去,最后发展为一个封闭的铁箱,通过一个小孔可以模糊的看见铁球的运动方式。隋建国老师还介绍了自己马上要在新加坡展览的新作品,这个作品是一个有铁球在里面运动的15米的铁箱子。

 

隋建国老师的演讲内容结束后,刘礼宾老师的《隋建国艺术创作状态》演讲对隋建国的艺术创作主脉和艺术家创造状态的获得进行了阐释。刘礼宾老师把隋建国老师的创造状态阐释为几个时期:1986年-1989年,“现代主义自我”张扬的阶段;1989-1996年,基于自我的创作状态的获得;1997-2005,社会介入的质疑与批评;2006年后,远离表面化的意识形态批判,二元对立思维、进入时空维度,出现哲学化的自我。

 

观众提问环节,隋建国老师就如何看待日本“物派”、如何看待自我和艺术史等问题回答了观众的提问。隋建国老师说到“物派”太注重仪式感,他自己更欣赏意大利的贫困艺术,他本人也没有受到物派的影响,因为隋建国老师觉得自己的个人情绪与“物派”的超然是不同的。在回答关于艺术史的问题时,隋建国老师指出艺术家一方面向往艺术史,想进入艺术史,另一方面又必须从自己所处的时代汲取力量。

 

 


【编辑:冯漫雨】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