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曹丹1960年生,武汉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1984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0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馆执行馆长。
像一张张电子拼接的图像,曹丹的绘画作品给人强烈的、平面印刷般的视觉感受,艳丽的画面,裹挟着后工业时代的技术特征,弥散着当代视觉的时尚气息。走进曹丹的画室,零距离观看他新近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类同于印刷画面的转换方式,主要是由传统的笔绘方式制作而成。曹丹的作品具有独立思考且又敏感于现实批判的文化品质。在他的近作里,电子拟像般的、趋于平整的涂抹与设色,不仅使唯美化的视觉表现,呈现出视觉创新的绘画风格,而且,他认为画面这些近乎印刷品的绘制技术,能够很好地传达他的视觉理念。他说:“我不反对传统,但我要对传统的技术模式行使自己的解读权利。”
曹丹认为,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载体或形式,不是如何“翻新”、“挖旧”的审美问题。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必须面临着“说什么”和“怎么说”的命题。因此,他挪用《高跟鞋》这一日常商品形象,巧妙地将电脑中截取的“像素”放大,并刻意雕琢“伪仿”的印刷效果,其平面化的绘制手段和把当代视觉信息糅于画面的、新的技术风格,使基于现实批判的画面意境得以呈现。
没有门的房间
曹丹是湖北地区85、86新潮美术的重要画家之一。
谈到曹丹的艺术,绕不开曹丹1986年创作的成名之作《没有门的房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人们在男女道德规范的界碑面前仍旧十分局促。因此,当26岁的曹丹将这件作品首次亮相于《部落-部落第一回展》后,作品针对封建道德问题而进行的发问,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术思潮》(86年)、《论中国现代艺术》(郎绍君著)、《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高名潞等著)等先后刊发作品并撰文收录。时至今日,《没有门的房间》这幅作品,仍然是批评家、艺术史家们阐述这一时期美术作品时极力推崇的力作。
这幅通过平面性视觉符号来展现“自我”关怀的、具有哲学思考意味的作品,是一幅完全与背离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模式的、具有现、当代性的创作作品。
采访中,曹丹这样说道:《没有门的房间》起稿随性且不假思索,创作过程十分简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技术相比,没有多少过人之处。画面大部采取平涂,人物表现偏意向真实,许多“道具”符号仅按画面意境的需求拼凑而成。这也就是说,这件通过“自我”来折射社会问题的、独立不群的平面风格作品,在抛弃主流绘画形态和强调视觉观念反叛的过程中,创造性地通过“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视觉结构”,完成了“象征符号”的视觉陈述,并赋予了艺术表达方式上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从表现到平面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曹丹创作了一批极具表现主义色彩的作品,他通过《病情》、《病群》以及《病危》等系列作品,展现生命中的个体意识,画面以痉挛性的表现性笔触,直接宣泄着个体生命的病态与情绪,那些面目狰狞、形体扭曲的人给观者以极大的视觉震撼,曹丹用充满激情的笔触发出了近乎歇斯底里的呐喊。
随后的几年,曹丹的作品以《世纪末的对话》、《新未来宣言》以及《红色》(系列)等命题,直接呈现惊恐、焦躁的社会化图式,并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期许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转变,作为一种观念折射与隐喻。1991~1996年,凭着对波普艺术的迷恋,曹丹创作了一批具波普风貌的作品,如《大货架-罐装食品》、《毛主席语录》、《戏子图谱》、《视线扫描》以及《新偶像》等作品,完成由哲思表述、个体生命意识宣泄以及透过惊恐、焦躁的社会化图式来表现社会性主题的图式风格置换,并形成了以大众形象为主导的、图像化表述的波普语境。这一时期的作品“试图以调侃的姿态消解以往某种严肃、沉重的东西”。
2006年,曹丹推出《蝴蝶-中国档案》系列,是通过网络图像的碎片剪辑与嫁接,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当代网络记忆与交互的社会图景,并以此显示中国消费时代的来临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泛“蝴蝶”效应。
经历了1996~2006这一长达十年的艺术反思,曹丹再次回归原点,回到《没有门的房间》时期的创作心境,从《蝴蝶-中国档案》到最新的《红粉-高跟》系列,曹丹开始以平面化的个性语言反映现实世界。但仍然有一些东西从未改变,他仍然坚守着艺术的图像方式,并通过艺术的承载,来体现个体针对文化现象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