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创作五卅运动纪念碑的上海雕塑家余积勇对中国雕塑家参与城雕的情况颇有感触。他认为,当艺术作品屈从了城市管理者的意志,艺术家的责任心在金钱面前投降后,作品本身的美感就丧失了。
记者:在你看来,城市雕塑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余积勇:我并不喜爱“城市雕塑”这个提法,我更愿意称之为“公共艺术”。那些主题性雕塑并不仅仅存在于城市中,还在乡村、郊外甚至荒原出现,而它们的社会意义都是相通的。因此以“城市”命名显得过于狭隘。我将其称之为“艺术”而不单单是“雕塑”,是因为当代的艺术领域,各种艺术语言相互穿插,雕塑往往和建筑、装置等艺术形式融合,难分彼此。其次,关于城市雕塑的意义,我想在古代,它主要是种宗教符号或者皇权题材,和百姓的距离很远。而现在,这些艺术已经进入了平民生活。
记者:城市雕塑应该使生活更美好,但有些城雕却被评价为“丑陋”,你怎么看?
余积勇:可能存在市民欣赏角度的问题。但主要的,我认为城市规划部门应负有责任。他们在遴选作品时,应考虑其是否与周边环境适合。有时作品本身并不丑陋,而在加工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对艺术作品本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要造多高、多大,当艺术屈从城市管理者意志之时,艺术家的责任心在金钱面前投降后,作品本身的美感就丧失了。
记者:你觉得中外城雕艺术家有什么差距?
余积勇:在我看来,中国艺术家更专注主题内容。而外国艺术家更多地进行哲学思考,他们有独到的世界观,对主题却并不关心。我并不觉得中国的城雕艺术家与外国的城雕艺术家存在差距。中国其实拥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与外国同侪相比,其实各有所长,只是缺乏鉴别和认可,缺乏塑造大师的舞台。
有个就近的例子就是日本。二战之后,日本需要重建,他们当时也崇洋媚外,只邀请外国人设计雕塑和建筑。但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他们开始鼓励本土艺术家参与平等竞争。之后,日本大量艺术家就陆续脱颖而出,最终在世界舞台也占据一席之地。日本也就此从一个艺术模仿性国家转变为一个艺术输出大国。中国现在面临当年日本同样的问题。而中国的城市管理者也偏爱用国外看得到的经验去评判国内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他们缺少开放性的眼光,以至于久而久之,社会环境培养出中国艺术家的山寨精神。
记者:有人说,城市雕塑的甲方对作品的限制太多,喜欢公司做的“山寨艺术品”,你怎么看?你认为它们是“伪艺术”么?
余积勇:拷贝就是通常所说的制作行货,它们为公司或地产商所需要,每个艺术公司的原始资本积累,都需要这个过程。我之前也做这些山寨品。现在我已经不做任何行货了。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