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孙振华 鲁虹——主持人的话 2011-12-08 16:57:2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社会主义经验”成为当代艺术批评所讨论的一个话题,在10年前恐怕还很难想象,然而在今天,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当我们不断对它进行思考、反省、检讨的时候,才发现“社会主义经验”已经成为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第五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孙振华 鲁虹——主持人的话

 

第五届深圳美术馆论坛海报


 
“社会主义经验”成为当代艺术批评所讨论的一个话题,在10年前恐怕还很难想象,然而在今天,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当我们不断对它进行思考、反省、检讨的时候,才发现“社会主义经验”已经成为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为什么深圳批评家论坛在讨论了“共生和互动”、“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媒介、图像、市场”、“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的问题之后,要讨论“社会主义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呢?

 

有真问题才有真学问,今天的艺术理论界和批评界应该进入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中,把当代艺术放在历史、文化谱系中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梳理,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它的真问题,才能拨开笼罩在当代艺术之上的妖魔化、商业化、秀场化、体制化的种种迷雾,将当代艺术问题还原为中国问题,让当代艺术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和合法性。

 

在我们看来,社会主义经验,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提供了一条进入当代文化语境的特殊通道,成为一种另类的“现代性”和“当代性”的知识来源。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它独有的“中国式”的理论和实践,不仅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几代人,而且,它的理论主张、话语方式、组织模式、行为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资源之一,而这一点在过去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中显然被遮蔽了。

 

例如,中国社会主义经验中的“颠覆”、“反叛”、“破坏”、“摧毁”的思想,显然成为了中国现、当代艺术所借用的思想来源,成为颠覆和反叛“极左”、僵化、保守艺术的武器;社会主义经验中的对“理想”、“意义”、“集体”、“担当”的强调,显然也成为相当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从事当代艺术的动力;社会主义经验中的“大众”、“民间”、“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则成为相当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方法和策略。

 

由于社会主义的“在地性”,使它在中国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处理中国社会特有价值系统和心理、行为模式,社会主义在中国所形成的这种“中国特色”常常也影响到中国当代艺术。

 

……

 

更重要的是,只有把中国当代艺术放在中国思想的进程中,放在中国现代性的过程中,放在民族国家的建构中进行考察,才能真正看清它和“社会主义经验”的复杂关系。没有社会主义的经验和社会主义的文艺,就没有在后来以对其僵化部分进行反叛作为目标之一的“现、当代艺术”二者之间既紧张又相互依存、利用和转化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思想和中国经验的丰富性。

 

本次论坛希望提供一个开放、多元的讨论平台,主持人并没有预设价值立场,也不可能预定任何结论。总之,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话语系统,存在着各种阐释的可能性,我们相信,“社会主义经验和中国当代艺术”这个主题能够给参与讨论的学者以足够的话语空间。

 

从本文集所收录的文章来看,由于作者的研究兴趣和立场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文章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有总体描述,有个案研究;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这些零散的、个人的思考一旦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和碰撞的时候,我们相信它的作用和影响力也将随之放大。

 

当然,这一切仅仅还只是起步。

 

2011年12月
 

 

【相关阅读】

第五届深圳美术馆论坛

“社会主义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第五届深圳美术馆论坛”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