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新星还能闪多久 2011-12-14 09:27:04 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
造星运动中,70后年轻艺术家们价格在一两年内迅速翻番,成为拍卖场上耀目的新星,让后来的艺术家们对复制他们的成功充满了渴望。而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原动力究竟是自身,还是背后的“推手”?或许“推手”作用仅仅是脱贫而已。

张鹏走红的摄影作品,表达一个被伤害的主题,“青春伤害”是70后艺术家的主要表现题材

张鹏走红的摄影作品,表达一个被伤害的主题,“青春伤害”是70后艺术家的主要表现题材

 

怎样才能不成为流星

 

先后在上海美术馆、张江当代艺术馆任职的李旭觉得,现在可怕的是许多年轻艺术家标榜的所谓“观念”“去知识分子化,反智化”,不看书,成为年轻艺术家们“值得骄傲”的东西,而他们不知道,西方那些玩观念艺术的,没过几年,纷纷都不在艺术圈呆了,因为没留下什么作品。再者,艺术圈中的“偶像级大佬”,那些把不念书挂在嘴上、误导年轻人的明星艺术家,在当年恰恰是念书最多的人。“即使要学习,其对象,也不能是‘偶像级大佬’,而应该是那些‘实力派大佬’。”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会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尝试突破自己,而突破、转型是有风险的,可能会面临放弃前面的努力的全部,以牺牲自己的正常生活为代价。“你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又如何辜负自己家人、子女对自己的期望?年轻艺术家的负担少,一往无前,表达得淋漓尽致、畅快,情感伦理上更无所顾忌。”伍劲认为,年轻艺术家“拥有表达自我的能力就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因为毕加索终其一生也是在不断寻找表达自己的方式。如果拥有这样的能力,能够突破现有的教育、训练体系,找不对画廊和经纪人也不会被埋没,因为画廊和经纪人已经被边缘化,艺术家直接与资本相遇的可能性太多,可以省略当中的各种环节”。

 

年轻人早年的成功可以凭借天赋、本能,以及敏感,能够把握事物的核心部分,而迅速发财致富之后,养尊处优又脱离社会生活,一头扎进商业事务,不断复制符号,青春敏感丧失之后,还能剩下些什么?

 

如何判断一个年轻艺术家进入了泡沫阶段?伍劲认为:一个艺术家一到两年做一个个展属于正常范畴,如果三个月做一次个展的话,就可以判断这个艺术家正处于泡沫阶段。

 

而李继开在2008年一年的个展数目达到了5个,当然其中有画廊的商业性展览,也有进入美术馆的学术性展览,2006年起,他每年的个展,都会维持在2个以上,只是其中的展品未必都是新作。

 

李旭认为,“一段时期内,画廊和炒作方会压过来很多生产任务,甚至有些达到一年50幅以上的产量。对懂行的人来说,一般艺术家的个展频率会控制在2年一次,个展规模有限,如果从容不迫些,艺术家本身得沉得住气。”

 

画“十示”系列抽象作品成名多年的丁乙,个展的频率却远远不及70后,虽然他自诩是“最勤奋的艺术家”,但每年12幅左右的产量也及不上李继开每年30-40幅的一半,即使两者创作技法不一,尺幅不一,丁乙的创作速度显然无法满足个展频率加快的需求。

 

丁乙在接受《艺术评论》记者采访时提出:“年轻人耐不住寂寞,而艺术是一个终身事业,艺术不是做一个项目。我比较赞同每个年轻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不要去模仿前辈艺术家的成功之作。所有的推手和后面的东西都是假象,自身的修为更为重要,特别是绘画,要经过长期的考验,挂在墙上,始终给人以启发,不是短期的,仅仅是一个符号、样品,很快就会被厌烦。”

 

市场成功是检验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同时并存的还有画廊体制的成功,拍卖行体制的成功,学术体制的成功,也就是进入艺术史,但学术体制的成功最后也会被纳入市场体制,因为学术体制的成功会导致市场卖高价的数倍,资本消费的就是学术和艺术。在伍劲对于目前的判断中,过去20年,对于艺术资源的掠夺已经告一段落,年轻人再想进入艺术史,基本已经不太可能。“因为在过去30年中,沉淀下了几个艺术家的名字?再过去30年,又能沉淀下几个名字?成功率不会超过1%,所有资本进场前都要想好是不是会选择了那被淘汰的99%。”

 

对于年轻艺术家也是如此,至少,让源自自身的光芒闪耀得恒久一些。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