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进入资本时代 2011-12-16 10:22:4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
“艺术金融化”成为2011年艺术品市场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这一年,各种艺术品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文化产权交易所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但表象繁荣下隐藏着各种问题。

“艺术金融化”成为2011年艺术品市场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这一年,各种艺术品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文化产权交易所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但表象繁荣下隐藏着各种问题。

 

12月14日,在第二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上,艺术品市场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与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艺术银行服务系统的西方金融界相比,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收藏层不稳定、估值体系缺失、监管体系不完备以及艺术品在银行抵押和投保上得不到认可的硬伤。

 

2010年的16件天价艺术品,宣告了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亿元时代”。丰厚利润的吸引以及股市和楼市的挤压,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将资本转入艺术品市场,希冀从中分得一杯羹。过去,收藏通常只是一种个人爱好,如今,随着机构的介入,艺术品市场渐由“单打独斗”向“集体作战”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身影越来越明显,艺术品与金融资本的交集也越来越多。

 

99艺术网董事长杨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操作中,由于尚没有配套措施的严格监控,客户的资金安全难以保障,一旦有机构和个人抱着投机心态进入艺术品市场,对整个市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之前爆出的天津文交所的丑闻,就是钻了游戏规则的空子,恶意炒作,一个月内把一个艺术家的身价抬高了几十倍。

 

世邦资本有限公司创始人何亦农告诉本报记者,国内目前缺失权威的抵押机构。她介绍,国外的艺术银行服务项目已经非常成熟,藏家可以将艺术品藏品保单交由银行保管,以艺术品为担保从银行领取资金,或者将藏品“租借”给银行举办展览等,获取额外的收入。但这一套体系在国内是缺失的,目前只能靠金融公司的自律来规避风险。

 

艺术品市场一向鱼龙混杂,6月份爆出的“徐悲鸿天价假画事件”更是让人感叹“这里的水很深”。华夏传承拍卖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拍卖行的监管体制尚不完善,审批阶段比较严格,但也只是对资产进行把控,拍卖行一旦成立,监管的重任就只能落在舆论、收藏者和行业自律上。

 

资本联姻艺术,引来一些争议,磨合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但众位专业人士仍看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在变化无常的股市和动荡不安的楼市面前,他们认为,艺术品市场出现的这些问题瑕不掩瑜,他们更期待在“暴露——解决”的过程中,整个艺术品市场能够成长、成熟。

 

【相关阅读】

【专题】第二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CAMS2011)

【图文直播】第二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CAMS2011)

 携“亿元”以运“资本”:第二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开幕

【视频】携"亿元"以运"资本" 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开幕

“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专家观点精彩汇总

 

第一单元

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市场机遇与历史机遇”单元

寇勤:机遇当前 拍卖依然是交易最好的艺术形式

赵旭:2012年的机遇锻炼各个拍卖公司的功力

刘尚勇:艺术品需通过无数次的竞卖来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董国强:拍卖业要靠行业的团结和中拍协的协助才能完善发展

甘学军:踩在历史的机遇点上发展艺术品市场

 

第二单元

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艺术金融化与金融艺术化”

吕益民:艺术品金融化高关注问题全解析

何亦农:投资银行进艺术品行业是金融创新,亦是规律使然

张娟:稀缺性决定了艺术品的投资方向

柴宁:艺术品金融化已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第三单元

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方向:产品投资与产业投资”

陈筱君:高成交额外,需要的是稳定、法制以及国际能见度

李苏桥:是谁制造了今天艺术市场的集体幻觉?

董梦阳:在很多藏家眼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只是个很好的获利地方

贾伟:为什么资本选择天价艺术品 而非艺术产业?

孙永增:做好公共艺术教育才能使市场长远发展

艺术品高峰论坛:投资艺术品还是艺术产业,这是个问题

 


【编辑:颜媛媛】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