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消费形社会,作品商业化并不是问题
今年4月,“没顶”的新展“意识形状”在北京长征空间开幕。11月,“意识行动”在上海香格纳画廊开幕。徐震表示:“两个展览没有特别的联系,只是名字有延续,作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有趣的是, “没顶”为此次展览制作了一段“激情版”广告视频。可惜视频没能通过某视频网站审查,被系统自动删除了。
这些举动在外界看来是赤裸的“炒作”,充满商业气息。徐震则有不同解释:“‘艺术家最好不能商业’,这是很初级的问题。在如今这个消费主义的社会,任何东西都能被消费,就算不涉及钱财,人活着也是已经被消费了。所以,在我看来,不存在艺术品商业化的问题。”
他甚至直言:“我们的工作不在普通的艺术范围,作品不是让人简单地觉得好看,作品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态度。可现在的人不关注态度,他们只关注‘前卫’和‘当代’。但这两个词的概念,没人能说明白,即使问问题的人估计也回答不出。”
再回望自己当年的先锋作品,徐震说“依旧热爱, 但已经告别了那样一个状态”。“那些作品是因对抗生活而孕育出的,属于阶段性作品。不过这样的对抗,也是我的价值体现。”
转身变为企业家,艺术圈子都在做的事
如今的“没顶”有二三十多名员工。徐震用看似轻松实则严谨的方法管理着公司。“上班要打卡,我们这里很忙,没有效率就很难管理。我们不是标准的企业,但也不是艺术家工作室的管理模式。” 徐震坦言,“我之前接触过很多工作,对艺术类的管理,有我自己的一套思路 。”
至于公司的作品创作,徐震不会干预过多,而是充当着一个统筹者。“艺术无非就是关乎个人趣味。如果换一个人,感觉也会变。”据他透露,公司里的艺术家会先对作品提供一个方案,由徐震来挑选和协调,再与艺术家一起进行讨论。“很难说是个人或是以产品方式产生的,其实是混淆的。”
徐震还强调,很多人觉得,“没顶”就是徐震一个人在做,这并非事实,“这次上海的展览,我们会把很多艺术家的名字都写在同一面墙上。 新入行的艺术家,很可能完全没有机会出头,但作为公司形态,大家都扯平了。我不会告诉别人谁是年轻艺术家,谁是成熟艺术家,我们把问题抛给观众了,让他们通过作品去感知。”
“没顶”成立三年,虽然动作频繁,个展一年两次,群展一年十几个,但公司仍处于保本阶段。徐震说:“收入情况比想像中好,但比我最初预计的差很远,路漫漫,还是挺累的。艺术界的企业家这个说法听上去挺反讽,但其实在艺术家群体中,大家都是企业家,都在做企业家做的事。”
徐震也在规划“没顶”今后的动向,譬如加大对艺术体制的建设,做真正的艺术中心,或者以品牌为主,做一个艺术工作室,进行全球化联动。
“我曾当过艺术中心总监、画廊的支持和管理者、艺术网站的主编,开过个人工作室,相关的很多事我都清楚明白。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去做很多事,大家如今觉得文化艺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程度,但与国外相比,还是很弱,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和积累,而不是倚靠个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