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9月26日,郑州文交所网站挂出了有关《王铎诗稿》、《全辽图》销售结束的公告。公告称,“我所《王铎诗稿》、《全辽图》对外销售工作已于9月25日正式结束,根据本所销售与交易规则(暂行)规定,近期我所会适时安排《王铎诗稿》、《全辽图》进场交易,敬请投资人关注。”
而12月8日,当记者就两件作品是否通过审批向郑州文交所发出采访提纲时,该所新闻办公室人员躲躲闪闪,以各种理由拒绝回答。
随后,记者电询河南文物局安全处王处长,王处长表示,检查的结果已给国家文物局回复,郑州文交所并未获得许可,且当时的表态是不卖了,对于现在再销售和准备进场的情况并不了解。王还解释道,郑州文交所违法经营一事是由工商部门去查,调查结果是停止再销售,河南文物局就此向上级报告了。
此后,河南文物局办公室的当职人员向记者表示,文物部门会细细研究,并快速给予回复。
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新闻宣传处李学良就记者采访提纲答复称,对于《王铎诗稿》和《全辽图》已下通知让省里查,并停了预约登记。“郑州文交所没有文物拍卖资质,由于采取的是属地管理,具体问题还是要问当地。”
汉唐文交所:解决方案仍不明
11月22日,汉唐文交所率先表示停牌。而12月14日,其投资者王林(化名)称,汉唐下周可能要复牌。
12月8日,“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投资人交流会”如期举行,此前,记者曾多次致电汉唐文交所执行董事郑惠文,对方屡次表示“什么也不说”,并匆匆挂断电话,声音非常疲惫。交流会前,一位接近汉唐高层的人士表示:“问题比较复杂,现在是沟通时期,没有确定的方案。”
9日,汉唐网站挂出《12月8日汉唐投资人沟通会会议纪要》,内容重提了此前和部分投资者及媒体沟通的五种方案:第一,拍卖;第二,将上市品种交由基金公司负责,逐年退出;第三,转板香港市场;第四,采用T+5交易模式;第五,将书画类的上市品种拆分为单幅作品作为交易品种,同时采用T+5交易模式。作为艺术品的共同持有人,投资者将决定方案的选择。
13日,当本报记者再次致电郑惠文时,郑表示有约三成的投资者已接受汉唐的意见,接受项最多的是两年内退出。电话间隙,郑突然停下来和身边人员讨论复牌消息的发布问题。之后电话因信号不好中断,郑此后没有再接记者电话。
王林透露,上述郑口中的两年内退出协议大致内容,是指签署的投资者可以在两年内按买入价分期分批地退出,同时额外给予买入价10%~20%的不等收益。
“可是,这样好的条件和收益,汉唐要如何保证呢?”王林告诉本报记者,郑表示已寻到一家保荐商和投资者签合同,郑和交易所做担保人,“如果达不到,就自己掏钱。”参会的王林对此说法深信不疑。他说汉唐投资者有个维权群,里面有100多号人,但是,据他了解,大部分的投资者都还在考虑。
“北京市区政府、信访办、金融局、证监会、市政府我们都去了,但是目前也在研究,准备清理整顿,具体法律法规没有出来。”王林表示,现在文交所投资者的处境也非常尴尬,只有等待和观望。另外还担心复牌后,价格仍会往下跌。
【编辑: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