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秋拍收官战近现代书画篇
西泠主推海派浙派大家名作
春去秋来的西泠拍卖,每每集结各方藏家之珍匮秘籍;数千艺术佳构,宛若璀璨群星,汇成绚烂而又神秘的历史银河。从清季民初海上画派的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立志于中西融合的高氏兄弟、林风眠、徐悲鸿,民国中期推崇复兴国画的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吴湖帆,到新中国画坛的各地域流派,2011年西泠秋拍近现代书画正是循着历史的轨迹,逐一聚焦于这些星辰最闪耀的时刻。
《三千年结实之桃》乃吴昌硕绘于1906年,取其桃树、巨石祝寿之意。画中凌空绘桃一株,数枚硕大嫩桃挂于梢间,枝干穿插生动多姿,翠叶钩筋如草书飞扬,巨石玲珑如篆笔苍润,色彩丰富浓郁华滋,不仅令人想起缶翁常题在桃树边的诗句:“灼灼桃之花,赪颜如中酒,一开三千年,结实大于斗。”若从此作观之,其时吴的笔墨已趋成熟,风貌自成体格,章法构图的大开合与大斜角法亦已形成,题字也与画面相得益彰而成为有机整体。吴昌硕终在赵之谦、任伯年等前人的基础上,以书入画、以印入画、以金石气入画,将写意花鸟画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由此开创了融诗、书、画、印为一炉的海派文人画风新境界。
陈佩秋的花鸟画,越臻至晚年,其艺术个性益发鲜明。尤其是其松禽图,往往追求一种苍莽幽朦之境,《虬松栖禽图》所抒写的即是如此意象。在松的用笔中,她将苍秃而毛涩的枯笔渴墨与流畅而飘逸的细勾密皴揉合一体,飘逸中透出沉着;绵密松针下是层层的花青色渲染,用墨和用色互为融渗,渲染、泼彩和积色整合揉杂,光色变化中富有空间的进深感和生命的弥漫感;而在参天虬干与繁枝密叶间预留出一块空白之地,仿佛月夜倾泄下的银色,其间缀上一只工趣有致的金色小鸟,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犹如精灵般,颇具生命象征和启示的意味。
潘天寿的《清韵图》上款人为陈陇,画面取芭蕉、竹叶、荷花几种与君子为乐的植物,芭蕉用大笔泼墨,从左到右,覆盖其上;下接盛开红荷,红浓线勾形、淡红色染花瓣,浓墨枯笔的花枝撑于画面左右;若干浓墨勾筋、掺以花青的没骨淡竹穿插其间;全图以墨接气,以色醒目,虽着色不多,却清新古厚, 耐人寻味。陈陇曾与潘天寿共事过,或许沾染了林风眠开创的兼容并蓄的气息,其收藏中甚至有一些颇具现代性的作品。
经典汇集傅抱石、陆俨少、吴冠中精品
南京经典2011秋拍“近现代专场”涵盖了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陆俨少、黄宾虹、吴冠中、任伯年、林风眠、刘海粟等一批艺术名家精品佳作。
傅抱石经典名作《平沙落雁》画面虽然不大,但却能给人尺幅千里之感,画面三分之一用大墨块几笔扫出一江滩,分量厚重,很好地起到了平衡整幅构图的作用。上部远景用没骨淡赭恽染出大片沙滩,用笔拙厚且洒丽;留白处一条溪流呈之字形由远及近似从天际飘落,继而冲出画外,留给观者无尽的遐想。该作著录于2008年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傅抱石全集》第四卷第302页;此外,2011年8月13日经傅二石先生鉴定为真迹。
陆俨少一生最爱雁荡,曾于1963年、1982年两游雁荡山,并以雁荡山为母题创作了多幅作品。《雁荡旧游》作于1978年,作品展现了陆俨少晚年浑厚雄健、沉着痛快的典型风格。画面截取了雁荡山某处的一个片段景象,以大刀阔斧的用笔和繁复的色墨状出青山叠翠的雁荡胜景。笔墨饱满酣畅,在传统山水画中有着水墨交融的流动感。绝妙的画云水之法,形成了画面极富生气的动态之势,诸般景物鲜活异常。咫尺画面,让人浮想联翩,显示了“陆家山水”的独特魅力。
在吴冠中的水墨风景创作中,江南水乡是其最为多见、最负盛名的题材,而江南园林又是其中最有建筑美、景观美、意境美的题材。《苏州园林》提炼了长廊、水池、山石与垂柳等园林中最为常见的绘画元素,人头攒动的观鱼台下,锦鲤在水中争食;右侧的柳树在山石的鼓励下,轻舞飞扬,这涌动的音律占据了大半个画面,以蓬勃的生命力感染着观者。江南园林美轮美奂,而吴冠中笔下的园林,则更充溢着这位绘画巨匠的浪漫情怀,充溢着生命与力量的激越之情。此作经吴冠中之子吴可宇鉴定为真迹。
任伯年就我国近代绘画史上最杰出的画家, 徐悲鸿说他是“仇十洲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饲牛图》为其四十五岁时力作,笔墨简率超脱,人物神采奕奕,衣纹道健流畅,用笔看似随意,却不失细节特征的交待,足见其观察、写生功夫之深入不凡,堪称其成熟期的佳制。刘海粟《松下知音》是作者1960年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副社长诸乐三所作,多次权威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