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新样本:从“故乡”到故乡 2011-12-30 14:17:28 来源:中德文化网 作者:王岩 点击:
在中国文化之中,“故乡”永远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背景。她是“出”与“归”,是别离亦是重逢,是喜悦又是忧伤……“故乡”已经远离了“出生地”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似乎代表了所有中国人一生的际遇,甚至是人类个体宇宙之间周而复始的循环—从故乡出发,去寻找故乡之所在,最终再返回故乡。

 宋冬《胡同: 穷人的广场》, 2005年,摄影:唐萱,图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宋冬《胡同: 穷人的广场》, 2005年,摄影:唐萱,图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宋冬,摄影:唐萱,图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宋冬,摄影:唐萱,图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宋冬:新“贫穷”艺术的故乡

 

与刘小东不谋而合,艺术家宋冬也选择了直接面对自己生活的“故乡”创作,他甚至模糊了生活场景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界限。所不同的是,《金城小子》更多地对比着故乡今昔的矛盾,而《穷人的智慧》则以故乡为基础,侧重表达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哲学。

 

宋冬并不认为需要把“生活”当作一个特殊的对象去描写刻画,他崇尚“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在这样的艺术观念之下,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把伴随自己从小到大的四合院生活搬到了尤伦斯的展览空间。在2011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又将它转化为主题馆的作品:“宋冬馆:大杂院”。

 

到过北京的外国人常被老北京四合院的奇特生活景观所吸引。但在大多数人眼中,打量这样的北京胡同只是用民俗意义上的猎奇。而从小生活在胡同中的宋冬,却从“穷人的审美”角度深度挖掘北京的胡同,并以游戏般的艺术展示方式将对其的思考延伸到一个哲学层面。

 

凡到过北京的外国人,无不被老北京四合院的奇特生活景观所吸引。那看似杂乱无章的院落,至今也是老北京平民生活的缩影。但是在大多数人眼中,打量这样的北京胡同只是用民俗意义上的猎奇。可贵的是,从小生活在其中的宋冬,却是第一个从“穷人的审美”角度,深度挖掘北京胡同的艺术家,他同时以游戏般的艺术展示方式中将对其的思考延伸到一个哲学层面。

 

宋冬的这一系列巨型装置作品起源于对贫穷的回忆:因为生活窘迫,小宋冬只能在一只箱子上面睡觉,所有家人的衣服都放在他作为睡床的箱子里,而一家人生活的空间只有5.8平方米。父母多年来最大的心愿就是拥有一个真正可以盛放衣物的大衣柜,这也造就了宋冬作品中的“大衣柜情节”。在威尼斯,他甚至用自己收集的一百多个大衣柜充满和分割着主题馆的空间,令其他几位艺术家作品放置其中。当观众被淹没在这一片大衣柜的海洋之中时,惊愕之中,恐怕只有体验过几十年前北京生活过的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辛酸。

 

然而,重现艰难的生活场景并不是宋冬艺术作品的目的。随着人们对作品细节的观察,可以发现艺术家试图营造的是一种贫穷背景之中的秩序。它包括了在四合院中邻里间习惯性的“借权”行为,比如如何在别人家的窗台下合理地存放自家的杂物等等,它象征着在公共空间之中如何形成对美的理解。“我们都曾经是穷人”,宋冬对此这样表述。穷人一样有品味和美学,这与财富无关。穷人更加懂得欲望的空和满,以及生活的智慧。

 

宋冬的作品并没有刻意去制造某种“中国符号”,而是将某种带有地域色彩的文化从中抽离出来,而着重呈现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困境”。像刘小东和宋冬这样的先锋中国当代艺术家,恰恰利用了这种“困境”,就像在大杂院中的穷人从被压抑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

 

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威尼斯双年展,宋冬作品都引发了空前的关注。与以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受到瞩目不同,宋冬作品并没有刻意去制造某种“中国符号”,而是将某种带有地域色彩的文化从中抽离出来,而着重呈现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困境”。这种“困境”,其实正是中国当代艺术衍生的出发点,因为它就是建立在历史上对西方文化认知的封闭和想象之上,是一种文化之“困”。然而,先锋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恰恰利用了这种“困境”。就像在大杂院中的穷人从被压抑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中国的艺术家们也在贫瘠的生命“故乡”中,发掘出丰厚的创作之源。

 

《北京青年报》艺术记者

 

2011年12月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