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什么是再现(代表)?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这问题这样译我认为是错误的,应说成:艺术作品从哪里来?因为,你一问本源,就好像先前真的有个本源在那里似的!)?我们必须承认并坚持:艺术品是对某种框限的非主题式坚持。也就是说,艺术家是在玩框,而把内容放第二位。他们用框外的来轰击框内的,用框内的来轰击框外的,而框正是要来推翻一切我们习惯的对立的。
我们的艺术哲学其实是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到黑格尔的《美学》到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从哪里来(让我们从此改译成这个题目)》的那么一个循环话题圈,是论证的循环(美从哪里来?艺术从哪里来?艺术作品从哪里来?),至今没有跳出。这些都是导言,规定了我们后人论证的问题域。怎么才能把我们从这些绕圈子式的讨论中救出来?如何把我们从关于作品之美之真理的追寻中解放出来?通过艺术!
艺术和艺术家要来帮我们击碎这种让我们越讲越顺口、其实却是限于框中之框,圈中之圈的讨论和论争的惯性!艺术品也是一种先锋理论,一种彻底批判的理论,一种一眼见底的社会观察,一种超越所有理论圈圈和套套的关于艺术的社会理论!艺术品能将我们从这种循环中救出。
艺术品能把我们从理论昏睡和理论错乱中解救出来!不是我们去评艺术品,而是我们想引进艺术作品的解放力量,到我们个人的理论经营中。不是艺术品被我们像侦探一样掏出深底秘密,而是让作品的颠覆力量,来轰击我们自己的“关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什么是美?”等等循环式论证。评论艺术作品时,我们是在用艺术品让我们自己个人的关于艺术的理论机关失灵,是我们将自己的理论劳作当作艺术创作,是我们想做理论艺术家了。如果我们这样去操持艺术,它本质就成了艺术哲学。
艺术是什么?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某一个艺术家马上用它的作品重新摧毁了我们的回答的本体结构。艺术品是一种本体置疑(ont0—interrogative)装置(同上,27页)。在艺术家面前,哲学家和一般观众所抱的目的论和等级秩序,是没有合法性,是自身难保,走不过这一天的。
作品是没有本体基座的。海德格尔就把画家的画布称作面纱,也就是魔术师手里的那一块布JL,它有,它没了,它在,它又不在了,它在画家的挥舞和掀动之间。由于它的这种“之间”式存在,我们观众就很容易将作品当成了艺术。
画框内,存在以深渊和黑洞的面貌向我们呈现。
我们这是走在路上,是正在往那儿赶。我们在追寻艺术品之真理的路上,正如我们是在思想的路上,这是一种命运。将思想当作一种天职,在循环的路上直赶,去体验命运,去体验限制,去体验封闭,去体验抵抗,去体验思考艺术品和思考思想作品时我们所遭受的羞辱。他说这就是艺术的道路,也是思想的天职。陷于艺术品与艺术家之源之循环,陷于思想之路和思想之命运中,这一个人去搞了艺术,另一个人则去搞了思想,这只是文类和体裁选择之不同,走的却是同一条路。
鲍德里亚:为什么艺术想不“当代”也不行啦?
当代艺术只与它自己当代着了。它既不超越到过去,也不超越到未来去了。当代艺术的现实是与我们的全球现实搅和到了一起。它自己将自己卷在里面,不能自拔了。麦克卢汉曾明确地担心,我们正在将人的环境弄成一个艺术品,我们越来越搞不清孰为艺术,孰为现实了。对于当代艺术,这是大大地不妙的。
当代艺术是在它自身之内构建着的现实了。当代艺术成了这样一种敷衍:我们与世界的流变作了一次思辨式嬉戏,移情于它一瞬间,然后就心不在焉起来。当代艺术是我们三心二意的壮举,它其实已毫无价值,无论是在象征上,还是在政治上,还是审美上。艺术成了对现实的全面算计。艺术向现实卖淫,来实现它自己。我们以艺术之名,来对现实动手动脚。艺术是我们的出轨手段。
当代艺术只是艺术世界、艺术家共同体里的那一团目前成问题的东西。它是一群做艺术的人之I'B3无法一起搞定、敲定但被共同纠缠的那一丁点儿东西。它是几个搞艺术的人共同感到不好处理的那一小撮问题的集合。它是艺术家共同感到最无法下手、正不好办、还没有出手搞的那一摊东西。
当代艺术就是搞着艺术的这一群人突然反应过来,开始直面的这一事实:我们原来都是在搞艺术!我们原来只不过是在搞着当代艺术而已。起初我们怎么没想到?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我们原来只是在画画!没有别的了。我们在画我们正在画这一事实——这才是画的真正主题。
当代艺术家用艺术来搞艺术,用当代艺术来搞当代艺术,这就是关于当代艺术的全部了。在新媒体理论里,艺术家的确是被认为提供着新媒体一一作品;他们用艺术来搞艺术,当代艺术就是当前的这一次“搞”里面所动用的艺术的方式这一事实。
德勒兹:搞哲学就是搞艺术
艺术家对于哲学的运用,是点到点地具体的,情感的兑换之中,就会产生哲学。导演侯麦对于哲学家基尔克果的个人命运三阶段作了这样的搬用:《收藏家》是代表审美阶段;《美丽婚姻》是代表伦理阶段,《在莫德那儿过夜》是宗教阶段。在这里,哲学成为电影的内容。但表现在电影里,主人公还是充满感情,只不过,他们执著于某一观念,这观念好像是从外部空投进去的。所以,电影好像是哲学的一个方便:整体是在电影外部的,这对于观众可是个弄一下哲学的好机会了。在电影里,小小哲学家们想哲学起来。是方便得很。哲学像旋转木马那样出现于电影中,引得观众情不自禁地要上去一试自己的高下。在戈达尔那里,电影既是让我们在日常中不能发生的政治发生了出来,也是让平常没有办法来弄哲学的人,到电影中好好搞了一把哲学(德勒兹《电影Il》,Hugh Tomlison和Rober Galeta英译,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l989年,l77—179页)。
艺术家如果在作品中进行哲学思考,他们是既要将那个总体关进作品,又同时将它关出的;作品内有个总体,但那个实在的总体是尽量要被关到作品之外的,这样搞起来才容易,才放得开。电影是对于总体,对于斯宾诺莎意义上的整体的腾空。所以,蒙太奇就是思想的力量(这蒙太奇不光是指电影里的那一种)。在《这里和那里》中,戈达尔将古尔达。梅尔和希特勒拉进同一个镜头之中。这种方法,是一种“之间”的方法:是要在两个图像之间放进去尽量多的东西,或从中生发出尽可能多的东西。哥达尔自己在电影边上的叨叨,就是哲学对于艺术的侵犯:这时我们发现哲学是个很碍事儿的东西。它是电影的对讲机。所以,戈达尔认为,又必须架空电影画面背后的这种哲学的对讲机。中断和架空反而会加强电影的连续和流畅。戈达尔想在两个我们熟悉的图像之间建立起一个生猛和边疆(同上,180—183)。
在电影中,哲学只能是作为内部独自进入,必须在中间让位于图像的流溢。电影是不缝接的。哲学的进入,就是要来打断。电影被打断。它才有力。哲学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就如哲学与电影的关系。
电影在德勒兹看来是一种很好的纽带,来将文本、图像、观念和概念一古脑儿重新熔解到一种时间流里。所以,他认为,我们不是用思想去审视电影,而是电影本身就是思想和哲学了!我们讨论电影,是为了使我们看的电影和进入我们讨论的电影再形成一种新的图像一文本一思想流,使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成为电影!这也就解释了他的两本电影书为什么这么难读的原因,我想。
让人和诗歌都成为幻觉机器。这不很难,我们只要再稍稍多放荡一点就行,只要我们知道只是在表面就行,只要将我们皮肤拉紧成鼓皮就行。一这样,我们的大政治就开始。让循环、回响和事件启动,去创造比上帝和我们能设想的还多的意义和自由(《感性的逻辑》,午夜出版社,1969年,91页)。
哲学家实际上是在让自己慢腾腾慢腾腾变成艺术家。一种是柏拉图式的以天上的法则为思想的指引,哲学家自我转变,向上攀升;哲学是一种传染病,使哲学家不断在一种唯心论里发烧,成为一种狂热(mania),作观念飞翔。
尼采用了自己手造的方法,不要传记,也不要书目,而是去关注一个秘密点,在那里,同一样东西既是生活中的轶事,又是思想里的警句。(同上,153页)。尼采对哲学作了重新定位,对关于未来的哲学作了一种前苏格拉底式的发现:用了生命的全部力量,而这种生命同时也是哲学,其所用的语言也是身体。柏拉图不是要高度和深度么?尼采提供了更多:在洞穴背后还有一个更深的洞穴,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更陌生,表面下更丰富,在最深处,在一切深度之外,还有一个深渊(同上,154页)。我们发现,尼采式的新哲学家不再是柏拉图式,也不要前苏格拉底(海德格尔是要的)。这种重新定位是:不再有深度,也不再有高度,只有平面了。
平面之王是赫格力斯,但他同时统治三个层面:地狱式的深渊、天空般的高度和地球的表面;深处只有混沌,高处只有空洞。尼采是,不要阿波罗的高度,也不要狄奥尼索斯的深度,而要赫格力斯的表面,要他同时与高度与深度的斗争;这是一种新的地理学,所有的新思想都以它来重新定位。尼采将我们带到这样的一个世界:充满恐惧和残酷、乱伦和人患(anth ropophagie),那表面上一切尽现,一切发生之性各异,那个当下或当前(Chronos)来吞噬一切。表面自治,不要高度和深度。
尼采之后,哲学家不再是洞穴,不再是灵魂,不再是天堂乌之哲学家,而是平庸的表面、承载和虱子般的动物了。哲学家的象征不再是柏拉图的翅膀,不是恩倍多克勒的铅屐,而是安第西尼和第欧根尼的双层斗篷。木拐与斗篷,就像赫格力斯的锏和狮皮。什么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家的形象呢?
也许应命名他为变态者。他是变态的挑衅者。变态就是使我们的皮肤透明,洞穿,一切都变成身体的,思想成为身体。哲学从此成为一种表面艺术(同上,158页)。
让我们反俄狄普司,反弗洛伊德,德勒兹号召说。让我们跟随劳伦斯。德勒兹也看到了弗洛伊德所看到的东西,但他说,我们不要弗洛伊德式的那种主体自我批评,让我们反而来享受我们的症状,让我们优美地来变态,让我们通过使自己成为彻底的心理错乱或变态(neurotic,osychotic)来解放自己,既然我们总是先已沐浴在资本主义的阳光下,那么,就让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无意识,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机器、事物那样地去民主和自由吧。让在俄狄普司统治下已变成沙漠的我们的身体,重新成为绿洲吧。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