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性水墨范式的建构—挽歌与赞美诗-岛子圣水墨巡展研讨会 2012-01-07 12:07:1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2011年12月17日,下午四点,在“挽歌与赞美诗”中,岛子圣水墨于北京在798艺术区红星画廊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著名画家、诗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岛子新近创作的四十余幅圣水墨作品,展览现场人流涌动,夏可君、朱东华、牛宏宝、程美信、王明贤、戴光郁、魏立刚、丁方、石自东、贾方

张敢(艺术史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副主任、教授):

我是岛子的同事,我们俩有共同的经历,就是我们一起被聘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在美院近10年的时间里面,岛子老师无论在他的学术上面还有在他的其他方面,都是在精进,大约是2010年左右,他突然给了我一本画册,说我在德国办了一个水墨展览,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岛子还画画,看了画册以后,我觉得它的确是画得非常好。我在同事间没有吹捧或者矜持的习惯,仅仅是站在美术史专业角度来看,他作为一个理论家,一个学者,曾经是一个诗人,然后他转到绘画领域,他的起点我认为是非常出色的,今天看了最近的这批作品,他对水墨语言的把握更加纯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早期的绘画,还有一些要刻意的去表现的因素,比如说跟基督教的关系这样一个影子,但是现在我觉得他已经是在完全非常自如的传达个人的一种对宗教,对神圣的体验,对圣灵的感应、体验与表达。通过自己的水墨语言,非常自如的表现出来,我觉得这是很让人钦佩的。因为我原来做基督教美术研究,做了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的基督教美术专题研究,对于西方基督教美术的发展有较多的了解。实际上到19世纪以后,只有学院派画家还在画基督教题材,大部分的艺术家也很少去涉猎,现当代艺术里面,刚才王端廷老师提到卢奥,但后来还有像英国的斯宾塞、萨特兰这样的画家还在画基督教。总体来讲,在20世纪的西方艺术里面,宗教题材已经变得越来越罕见了。但是在当代艺术里面,精神性开始回归,宗教题材又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探索领域。

 

在中国20世纪初的时候,有一个基督教提倡本色化或者本土化的过程,有一个叫方希圣的比利时的传教士,他在中国画了过一批福音化的国人的形象,受他影响,当时还有像辅仁大学美术系陆鸿年这样一批画家,他们都把耶稣基督画成一个中国的文人一样,骑着毛驴,在中国的山水间在行走,圣母的形象很像观音菩萨,这种主题和手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教的便利,认为这样中国人可能更能接受基督教教义。但我想那是一种比较表面的表达,后来随着非基督教运动的社会的变革,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这样非常公开的去传达,所以我们的基督教艺术实际上是断裂性的缺失。直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看到了丁方老师的油画,表现出充分的宗教精神。尔后在水墨方面,我认为表现最好的就是岛子老师。的确如此,因为他养成了很深刻宗教情感,对宗教理念的理解和自觉的灵性牧养,再用很独特的笔墨传达出来,能够把这两者结合很好的,那就是岛子老师。因为我看到很多信教的人停留在带有很强功利性的表面,而不是真正出自于灵性的渴求。

 

以上从美术史可以发现,在民国的辅大美术系,陆鸿年、陈路加、王肃达等包括方希圣那个时候他们的创作,我们还会觉得有硬性图解的痕迹在里面,而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到岛子这里,他的艺术语言和宗教精神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尽管形式上还会有新变化,但他的绘画在精神性上已经超越了一般画家的水平,在绘画的语言上面也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所以我觉得这一批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里面应该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我就讲这些,谢谢。
 

主持人:

我们岛子老师的文本是一个多重的互文本书写:诗歌、神学、艺术、书写性,翻译等等的相互交错。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点时间请给我们波兰朋友,建筑设计师麦克跟我们说几句。

 

麦克(波兰设计师、《雅歌》杂志编辑):

谢谢,非常荣幸,谢谢展览主办方邀请我,我跟岛子认识时间比较短,第一次跟他见面就是在2011年北京一号地复活节一个展览上。而我看到他的第一幅画是在宋庄的一个美术馆,就是《苦竹》,这次也在展览的那个巨幅立轴,那个十字架像竹子一样耸立。我们作为外国人特别欣赏,这幅画成功地融合了基督精神和中国文化的因素,已经是很本土化的基督教绘画,所以那时候第一次看到这十字架竹子就印象比较深。今天看到这些画,我也非常欣赏,我想岛子作为老师,他培养、引导我们寻找一个适合的,能理解的,谁都能懂的那种语言表达我们心灵中的普遍感觉。我想就像在中国在国外各个地方,办一些孔子学院,国外的朋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岛子的作品既有那种传统又很国际的独特艺术形式,这就是他的水墨艺术。那么,作为艺术语言,这种水墨艺术的意义何在呢?在我看来,它恰到好处的传播了中国文化,它既是中国艺术,又是当代的宗教精神。这样一来,就把中国的艺术和文化精神介绍给了世界,我想是他的很重要的一个贡献。我想无论在东方或西方,艺术家都在以不同方式寻找精神出口,象岛子的这种宗教艺术在西方也是人们都在了解、盼望、尝试的新艺术,这正是我特别欣赏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就像东正教那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非常有艺术魅力。我们一直在盼望——就是世界人民都注意到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那种快速发展和成就,但是我们作为有信仰的人也是一直在盼望、希望中国在精神层面,也就是在艺术、宗教、文化方面,也有这种贡献和发展。我很希望象东正教那样找到自己的语言,表达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我也是在岛子《活水生灵》这本书里面,找到耶稣的像《效法基督》,像一个idol,是非常神圣的圣像,又简单又非常神秘,具有现代的艺术风格,我觉得这个方向非常好,也非常欣赏,非常谢谢岛子老师,接纳我们的小艺术杂志来参加研讨,谢谢。
 

主持人:

谢谢各位,由于时间关系,学术讨论就到这里,下面一个简单的开幕仪式由贾方舟老师来主持。
 


【编辑:易小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