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酒会时尚表演的策划设计者到中国最有争议的女艺术家,角色的转换给王淑平的艺术之路带来了一笔宝贵的经验。女性成为她一直以来描述的主角,就像波伏娃撰写《第二性》一样,王淑平犹如学者一般探索女性的身份问题。早在90年代初,王淑平的时尚装置作品就在T型台上大放异彩,成为当时关注的焦点,她也成为了国内最早涉足时尚装置的艺术家之一。之后却毅然放下荣耀的光环走入学院画系深造,被老师誉为“天生的女画家”。
与“梦”有关的童年
在一个凉爽的夏夜,王淑平的父亲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一位仙人踩着红云,落下来跟父亲说:你要好好培养王淑平啊!话音刚落,仙人便莞尔一笑转身离去。这让身陷下放改造困境的父亲顿时找到了一种寄托,尽管有些不可思议,但父亲却很惊喜地把这个梦告诉了全家人,母亲对此却不屑,但父亲仍然执着地去做了,那时的王淑平对年龄还有些模糊。
父亲是位典型的知识分子,博览群书,并精通历史、文学、古诗词和戏剧。他一有空,就把王淑平拽到身边,用故事的形式把他平日的研究深入浅出地讲给王淑平听,从姜子牙到红楼梦,比如父亲发现红楼梦的戏剧上演,就买了票拉着王淑平去看戏,告诉她如何去理解曹雪芹作品的文学性和批判性等等。父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年仅几岁的王淑平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并享受其中,“看戏曲红楼梦的时候,坐着那儿惊呆了,天啊,天下还有如此美的东西!”父亲似乎一时间把所有的经历都聚焦在了王淑平身上,“虽然在北方的改造生活很艰苦,但回忆起来却很甜美,我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童年经历,”。王淑平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到。父母留给王淑平最大的财富就是鼓励她追逐自己的人生,父亲常常会对方淑萍说的一句话是“你要相信自己心中的真理而不要畏惧权威”,在生活、创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又用“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来勉励她,而母亲则会给她打好“预防针”,把艺术道路的艰难一一告诉自己。
时尚引领艺术,还是艺术引领时尚?
打倒了四人帮后,王淑平一家迁回广州,生活开始好转。王淑平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绘画,从广州美院附中毕业后便准备考大学。但因为户口还没有随父亲钱回来,无奈只能选择北方的大学。大学毕业后,王淑平很幸运地分回了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这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来看都是个优质的铁饭碗。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王淑平很快就从橱窗的展示设计师,晋升到时尚晚会的策划者和时尚装置的设计者。曾为王淑平撰写过评论的易英就认为,她最大的有事就是在广交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一手策划过顶级的晚会,从编导到编排都是她一人亲手操办,她请来当时著名的上海新丝路模特队,在模特身上“创造”了一种不能称之为时装的“时装”,放在现在的语境中就是所谓的“装置”。最轰动的一件作品就是将中国画山水花鸟长卷层层缠绕在模特身上,平拖在地上;或在模特身上捆上各种蓝色水管编织成大网,又或者挪用达利流动的表用皮革设计成模特的晚礼服,不仅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而且成了一件轰动的新闻事件。当时中国进出口服装公司老总的夫人见到电视上的作品之后,惊叹道:“这个女孩以后不得了!”年仅27岁的王淑平成了当时媒体聚焦的对象,广州几乎所有电视台都在竞相采访她,甚至有一位摄影师卢辉因为拍摄她的作品得到了晋升,并获得了金奖。有关她的新闻一时间频繁出现在各大报纸上。
一时间,王淑平被无数的溢美之词包围了,但此时她的脑子里却不断地冒出同一个问题:我把这些模特打造成如此光芒四射之后该怎么办?中国人所谓的成功,应该是经过磨练之后的大器晚成。毕竟热闹的生活是一种假象,当台上瞬间的繁华、掌声和荣耀褪去之后,自己的内心仍然觉得不够充实,“我喜欢留存久远的东西,一个27岁的女孩子的经历,对生活的挖掘肯定是有限的”。王淑平希望挑战更高的难度,所以正当自己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她却一头扎进了广州美院油画系,把自己当成一个无知的学生,将当初的时装表演甩在了脑后,进入最朴素的学习状态。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知道是时尚引领了艺术,还是艺术引领时尚?”
“天生就是这块料”
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进行油画创作,当时的班主任看了王淑平的作品后非常惊喜,他对所有同学说,王淑平的色彩是天生的。老师还说,她要是坚持下去,就是中国第二个某某某。这些话当时并没有往她心理去,就像听着玩一样,因为王淑平觉得没有这个可能,她对自己还是持怀疑的态度。可是到了第二年,教她人体写生课的老师看了王淑平的一张完成的作品后,对她说,“王淑平你记住啊!再过四五年,你会在油画方面非常成功,非常厉害”。“当时老师就感叹我画的蓝色是多么高级”。再次被人肯定之后,王淑平多少有些激动了,“一恶搞老师说我,我不信,第二个老师又再次肯定了”。四年后,研究生班里的另一位老师又说,“天生一个女画家啊!将来成功了不要忘记老师啊!”既然得到了这么多老师的鼓励,王淑平最初只想着拿个文凭回去评职称的念头也打消了,从高级创作班一直读到了教师进修班,再读到研究生班。她的作品依旧是老师关注的重点,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总是会把她的作品作为范画拿出来给同学们讲解。快毕业了,老师和院长都推荐她去广东画院,专职做创作参加全国美展。但是王淑平觉得自己是当代艺术的那块料,因为她并不喜欢命题创作,自由地去画画才是她想要的状态。正好那时她在北京也有认识的策展人,对方也鼓励她来北京。
带着对绘画的热情来到了北京,开始了她的职业绘画生涯。也许是从小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王淑平对女性身份问题的探索态度也犹如学者一般。比如对爱情,王淑平是非常晚熟的,当她的大学同学都在忙着谈恋爱的时候,她却忙着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爱情,于是她去书店买了一堆真实的世界爱情史回来攻读。“我记得研究的最多的是辛普森夫人”。不过书上的爱情故事并没有给王淑平的现实生活带来多少成功的经验,在经历了爱情和婚姻失败之后,王淑平开始表达自己对女性审美身份和追求幸福的理解,一种反叛从此开始建立起来。“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我也更清醒了,文化上强加的东西和现实是冲突的。你的伤有多深,你的抗议就有多大,这些反叛的东西就形成了”。
文/罗颖
【编辑:芳若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