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元月11号, “龙年范曾迎春新作展”在北京三百年老店荣宝斋隆重举行,共展出范曾先生精心创作的224件作品。今年的画展有几个特点:一是题材广泛,二是笔墨愈加精练,其中《画龙点睛》、《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西畴归牧》等神形兼备,引人入胜;以范曾先生手书的杜甫《秋兴八首》、《和周汝昌先生诗》为代表的书法作品大气磅礴,极受人们喜爱.
北京荣宝斋每年春节前都会举办范曾先生的迎新春书画展,且每次展览都会有丰厚的收获,展后作品价位也都会上一个新台阶。2012年的画展当然也不例外。画展于1月11日上午在北京荣宝斋隆重开幕,100多幅书画新作吸引了广大观众前来参观。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的画展成交依然红红火火,画展开幕的当天成交就逾亿元。
前几日,记者和北京问古斋的寇建军先生聊天时得知,2011年寇先生斥资六千余万元购得范曾先生书画作品五十余幅,其中从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荣宝斋、上海荣宝斋、西泠印社等拍卖公司竞得四十余件,从私人手中收购十余件。记者还获悉,此前寇先生以收藏、经营古代,近现代书画为主,在艺术品市场处于调整阶段的当下,他做出如此巨大的战略调整,显示出他过人的胆魄和不同寻常的眼光。
当记者问及中国当代画家中为什么独选范曾一人,寇建军先生说: “有两点,一是从文化角度,范曾先生是守望中国传统文化的智者;二是从市场角度,范先生的作品升值潜力巨大。”
借用永乐书画部主管谢飞的话: “ 范曾先生,他的画和书法都带有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诗书入画的传统,古来有之,在清代更是盛极一时。清初的石涛上人、清中期的郑板桥、晚清民国的吴昌硕无不是个中高手,他们在书法上的艺术地位不在画下。吴昌硕更是以书入画,开海派书画之先河,影响至今。而当今中国画坛能做到如是者寥寥,诗词歌赋、博古通今者更是少之又少,范曾可谓当中的佼佼者。”
守望中国传统文化
范曾先生为当代中国画坛巨擘,诗词、书法、文章及学问同样极负盛名。他对自己的评价是:“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词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他也颇受时贤的推崇。季羡林先生说:“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步(不是‘部’)曲:第一步认为他是一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 季老的评价是说范曾先生首先是一位画家,然后是一位国学家和思想家。
范曾先生说:“一个艺术家需要不断扩展知识的领域,学哲学、学文学、学社会、学诗赋,不断砥砺品学。没有一个胸襟狭窄、鼠目寸光的人能创造绚丽辉煌的艺术的。一个精神猥琐的人,永远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人品不高,笔墨无法,这是中国画铁的纪律,有倜傥无常之人,然后有纵横之笔,艺术最后的成功,一定是艺术家的品德完成的。”范先生所说的“艺术家的品德”,记者的理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画品”、“人品”。“画品”蕴涵了艺术家的全部修养,包括哲学、文学、史学等等,这些因素也会自然而然通过其作品流露出来。比如,范先生画《孔子》、《老子》,除了欣赏惟妙传神的画作之外,范先生还通过画作向人们传达一种“和谐”的哲理。范曾先生说:“中国古人在社会人生上谈和谐最好的莫过于孔子。孔子倡‘仁’,在《论语》中提到‘仁’字凡一百零九处,‘仁’在孔子那里,一般是道德伦理之规范,孔子几乎将‘仁’遍列于社会理想、行为规范、接物行事、处世待人一切方面,总观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大秩序,而这个大秩序的指向是一个向善的太平世界……”在范先生的《老子演教》一画中题写到:“道之所在,便是冲融和谐之所在。”范先生的创作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诠释,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范曾先生是一位守望中国传统文化的智者,也是一位有充分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的缪可嘉这样评价范曾: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中国人物画变革发展进程中,范曾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作为新一代学院派画家,范曾的确受到了写实主义观念的深刻影响,然而,他的人物画以古代先贤和文化名人为题材,以传统文人画的笔墨为表现手段,强调骨法用笔的创作观念和实践,将现代人物画由写实向写意推进了一大步。
身为蒋兆和的学生,范曾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近年来,范曾的作品在朵云轩的拍场上更显示其巨大的市场张力。在朵云轩2011年春拍上,其95年所作的《伯乐相马》就以276万元成交,而另一幅80年代作品《捕蛇者说》更是从35万元一路叫价到207万元易主。就连艺术品市场行情趋于理性的2011秋拍,范曾的《钟馗图》也在朵云轩拍出138万元的好价格,着实体现出其在当今中国画坛中“已成大师,凤毛麟角”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