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在孤寂中坚守艺术的纯粹 2012-01-16 16:58:38 来源:新华网 点击:
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期最为卓越的代表人物。他善于运用独特的明暗技巧与挥洒自如的笔法,将笔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他的绘画作品中,除了高超技法的运用之外,其充满人文主义关怀与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思想,也是确立他绘画地位的重要原因。

伦勃朗:在孤寂中坚守艺术的纯粹

 

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期最为卓越的代表人物。他善于运用独特的明暗技巧与挥洒自如的笔法,将笔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他的绘画作品中,除了高超技法的运用之外,其充满人文主义关怀与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思想,也是确立他绘画地位的重要原因。

 

17世纪30年代,伦勃朗离开莱顿去了阿姆斯特丹,开办了自己的画室,以绘制肖像画为生。他的肖像画人物风格的安排,具有戏剧般的色彩。他经常利用类似舞台高光一样的亮色,去描绘阴暗背景下的人物神态,人们常常被这种神秘的气息所吸引,感受到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那时除了肖像画的创作外,他还绘画了大量以神话和宗教故事题材为主的作品。当时,他的这些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画家和他的妻子》、《怀抱萨斯基亚的自画像》、《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其中《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是他的成名作。

 

17世纪40年代之后,他不再满足于肖像画题材的创作,经常到乡村小镇漫步,去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当时的荷兰资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之后,为了经济利益和政治野心,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广大的劳苦大众遭受着残酷的压迫与极度的困苦劳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画家,祖国如此的悲惨境况,深深地刺痛了伦勃朗的心,他创作了大量批判现实的作品,用自己的画笔为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残忍给予了深刻的批判,坚守着自己艺术的尊严与纯粹。

 

这个时期,他不仅面临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还承受着个人生活的不幸与折磨。1642年,他最爱的儿子去世,他悲痛万分。他此时全力以赴创作的《夜巡》,尽管在艺术形式与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却得不到订画者的认同和接收。订画者为了保持自己的体面提出了修改意见,但孤傲的伦勃朗为维护艺术的尊严,坚决拒绝修改,保持着自己对艺术的理想和对现实的批判。他遭受到诽谤和污蔑,名誉严重受损,愿意订购他的绘画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生活陷入贫困与窘迫之中,从此,他走上了带有悲剧色彩的坎坷人生之路。

 

伦勃朗的晚年生活十分凄苦,面对生活的沉重打击与社会舆论的指责,他就像一个孤独的哲学家,活在超越现实的空间里,用一幅幅不同的自画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愤怒。他在绘画技法上更是让人琢磨不透,善用沉闷低调的颜色,去构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似乎在用黑暗的色感绘就光明的希望。1665年创作的油画《大卫和乌利亚》,他将大卫命令乌利亚回战场的那一刻,用沉闷而凝重的画面气息,将乌利亚紧张不安,向命运默默抗诉的心理活动与人物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直指人心,带有一种悲剧色彩的美,似乎包含着画家对命运的抗争与无言的辩解。

 

伦勃朗有生之年的最后一幅画是《浪子回头》,讲述的是在耶稣寓言中,被生活折磨得困苦不堪的流浪汉,回到老父亲怀中的情景。画面中年迈的父亲面对衣衫褴褛、穷困潦倒的儿子,满含深情和喜悦迎接他的归来。在这幅画中,明暗法在伦勃朗笔下,不仅将物体的明暗对比与光的冷暖效果融合,而且将画面上的描绘技巧与他的创作构思统一起来,形成强而有力的画面张力和精神格调。在对绘画精神的追求上,他说:“除了事物的内在精神,其他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这种思想,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编辑:成小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