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痕,探讨如何进行形式的探寻与精神的承载 2012-01-17 10:13:41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徐婉娟 点击:
2012年1月13日下午3点,“屋漏痕——形式的承载”当代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浙江省美术馆主办、著名策展人蒋再鸣现任担任策划,意在用中国文化核心的精神意象来解构深藏于当代艺术中思维体系。

开幕式现场

 

2012年1月13日(99艺术网上海站 徐婉娟)下午3点,“屋漏痕——形式的承载”当代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浙江省美术馆主办、著名策展人蒋再鸣现任担任策划,意在用中国文化核心的精神意象来解构深藏于当代艺术中思维体系。参展的2Unmask团体、王光乐、王俊、韦嘉、李青、李昌龙、李威、陈彧君、吴俊勇、邵文欢、杨心广、赵弥、曹斐、彭薇、俸正泉、薛峰等21位7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展览中展出了他们近年的代表作品。

 

浙江省美术馆马锋辉,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斯舜威,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李小倩,上海民生美术馆馆长李峰,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副馆长王纯杰;策展人陆蓉之、鲁虹、徐累、鲁明军、葛菲尔、杨欣予、夏季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毛建波、张坚、孔令伟、杨劲松、管怀宾等众多嘉宾参加了此次展览。

 

试图寻找传统与当代的痕迹

 

开幕式上,浙江省美术馆马锋辉先生馆长表示:“本次展览将中国书法艺术范畴的概念‘屋漏痕’引入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之中,试图寻找传统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痕迹并加以佐证。沟通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精神隔膜,并从中国当代艺术中挖掘核心的精神元素,力求将其从西方语境中隔离出来,重新使我们建立与传统艺术精神的传承、连结。展览以一个独特的学术视觉和路径,来看待我们立足于现实的艺术创作,来思考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这样就使我们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待艺术由内至外、由形式到内容的精神规则,从而判断艺术最本真的含义,这也是展览的一个重要启示。”

 

此次21位参展艺术家都接受过经典绘画的滋养和严谨的系统技法训练,然而在创作上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绘画的观念、材质和表现手法上显现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在对前人经验的承中之变与变中之承的价值取向上,表现出积极的意义和智慧,在当代艺术领域已渐露头角。我们希望这次展览活动,为当代艺术的探索提供一个新的文本,来共同探讨传统精神与当代艺术联结的重要命题。

 

今日是昨日的延续,当代与传统是相属关系

 

策展人陆蓉之女士在开幕式上对艺术家们深鞠一躬后,致辞道:“这是我的习惯,我在任何展览的开幕,一定是先向艺术家鞠躬致意。非常荣幸看到70后这一代艺术家如此有质感的一个展览,以及浙江美术馆有这样多元的展现。整个90年代的中国,其实是一个观念上不断创新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代70后的艺术家,他们的关怀跟八五新潮的那一代确实不同。所以我们看到这目前艺术的环境,我们不需要一两个成功的英雄,更需要的是大家一起努力,在未来能够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开拓出我们自己独特的道路。”

 

尔后,在座谈会上陆蓉之女士也谈到:“我一直坚持一点,今天是昨日的明日,因此所有的传承都是昨日的延续,明日是今日的延续,这样的关系是不会改变的。在任何一种文化里面,没有真正所谓的传统当代的对立,不是对立,而是种相属的关系。这种相属的关系,在这个展览里面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了它的可能性和多元性。”

 

艺术传统不是守存出来的,形式的承载与精神相统一

 

策展人鲁虹先生在开幕式上表示:“这个展览以70后为主,还有80后的艺术家,他们用他们新的图象、新的媒材、新的艺术手法,很好的表达了他们对当下社会的感受。我觉得他们的作品很深度地说明了艺术传统是不断创造出来了,而不是守存出来的,而且艺术的价值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这个展览给我的启示。”
座谈会上,策展人鲁虹先生就副标题“形式的承载”谈到:“从批评上讲,主要是围绕作品观念的主题。但是,‘观念如何进入语言?语言怎么成立?’却谈的很少。在艺术创作中,我们首先接触的是形式和语言,观念是从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们进入作品首先是从语言开始,而且每一个艺术家在表达他的追求,无论他有么观念,最后必须体现在语言上。所以形式的承载在这个情况下提出来非常有意义,对艺术家、对批评界的讨论都很有意义,我们从批评的角度讲,很容易把精神和形式当成两个东西,其实形式和精神是统一的。”

 

新时代下,如何进行形式的探寻与精神的承载?

 

展览研讨会上,嘉宾就此次展览进行了多方的论证探讨。此次展览策展人蒋再鸣先生谈到“屋漏痕曾是中国书法专用术语,从古至今,从技法到境界,唯独我觉得没有把它提升到美学上面专用的词汇,我试图想是否把它提到美学的高度上来思考。我想颠倒一下,是否可以打破惯性思维的局面。”

 

徐累举例李青的参展作品《互毁而同一的像-女神》,“作品中对两种文化的记忆,是我们记忆的消费品和消耗品,这两个东西融合在一起的状况很像全球化的状态,全球化的状态磨平了彼此的差异性。”

 

以新的身份“艺术工作者”活动在今后艺术圈的陆蓉之女士表示,这一代艺术家以个人为出发点,对于选材和选题上的自由性,与上一代艺术家相比,可以说是一种割裂,他们自信来源于自身对于个体的一种自省式的清晰性。

 

策展人鲁明军则就“重新看待‘非话语’部分”即“作品产生的直接身体经验”表示,“所谓的屋漏痕,更强调的是个人非话语的这部分,不是硬性机制的部分。恰恰在这个意义上,不管是绘画、装置也好,似乎有雷同,每个人个人的观感和敏感的部分,其中涉及到视觉的分配机制,就是说你的知觉理性,还有纯粹视觉的思考,还有纯粹身体的这部分你是怎么分配的?”

 

【相关资讯】

【在线展厅】屋漏痕——形式的承载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