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戴光郁和美国艺术家达蒙在程度通过市政府举办了题为“水的保卫者”的生态环境艺术活动。戴光郁展示的作品是:拍摄成都市民的黑白照片,放大后陈列于医用平盘,再注入成都市府南河被污染的河水,让市民头像照片浸泡其中。展示7天,照片一天天被腐蚀,开始变得班驳,残损,最后变成一张没有形象的黄色相纸。作品用科普展示的方式,在不动声色的直观之中,向市民提出城市环境生态问题,让人震惊,也让人警醒,具有极佳的社会反应。
6、陈箴《联合国》(装置)
上海艺术家陈箴长期旅居美国,1995年在联合国50周年纪念之际,他应邀创作了装置作品《联合国》。作品是一个巨大的圆桌,圆桌中心的转盘是联合国宪章等全球性的法律文件。围绕大圆桌的周围,是一圈各式各样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椅子,椅子高矮不一,但座面和桌面嵌成一个平面。于是椅子靠背使圆桌变得参差不齐,而在桌面之下,则有些椅子着地,有些椅子悬空。艺术家通过简炼而机智的组合方式,表达了对联合国这一世界组织的理解。其对权利与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性的思考既是深刻的又是独特的、具有启发性的。
7、宋东《哈冰》(行为)
凡去过天安门的人都会注意到北京寒冷的冬季,这里的广场几乎不结冰。原因是这里风大,也很少有水会撒在地上。但1997年的一个夜晚,宋东以教师的名义征得守卫武警的同意,躺在地上,历时3个小时,用自己哈出的热气把广场上的一块地砖凝成了冰砖。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物理现象的展示。但作品深藏着对中国历史政治的反省。从古到今,多少人满怀治国方略、救国热情,在这里表达赤子之心,但结果往往是悲壮的。这块独一无二,反射着阳光的冰砖无疑具有鲜明的象征性。作品完成的过程说明宋东是一位极富想象力的艺术家。
8、徐冰《新英文书法》(行为)
徐冰把英文字母略加改造,对应汉字笔画,发明了一套用方块字书写英语单词的办法。然后举办培训班教授西方观众用毛笔书写方块状的英语单词。艺术家从不能认识的汉字天书开始,进入全球文化交流,他利用的资源——汉字、书法——看起来是最中国化,最不易沟通的东西,但艺术家以汉字书写如字母书写的相同性为契机,极其智慧地找到了中西方文化的联系方式,这种联系方式是艺术想象的,也是实际操作的,这里没有意义误读的怪圈,却有形式审美的默契,更有对文化并存性与相融性的期待。
9、陈劭雄《城市录像》(影像)
2002年上海双年展以城市建筑作为题,陈劭雄参展的作品是一盘电脑制作的影带。作品的场景是上海外滩典型的城市景观,高楼直插云霄,街区车水马龙。一架飞机,就像“9.11”袭击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飞机,朝着高楼飞过来 。没有爆炸,而是顺着高楼的几何形转向,飞走了。然后一架又一架同样的飞机飞来,或者被高楼让开,或者被高楼弹了回去,或者粘在了高楼上。作品让人哑然失笑,却又让人久久沉思。这种卡通式的挪用和虚拟,不仅是对重大国际时事件的机敏转换,而且是对中国对外政策的机智反省。作品是幽默的,也是严肃的;是政治的,又是文化的。这样的作品出现在以建筑为题的上海双年展,更显得别具匠心。
……
观念艺术在中国大陆的勃兴,结束了中国艺术家尾随欧美艺术样式的状态,典型如前一阵的弗洛依德风、巴尔蒂斯风、沃霍尔风、昆斯风。也就是说,我们对西方的见习和模仿已经失去意义。创作由此进入更加健康的心态:我们无须去西方收寻奇货、追逐时髦然后倒卖中国抢占舞台,而是面对中西古今的艺术资源自由选择,挪用、生发、组合、拼接,无一不可。我们不必处心积虑去谋求与外在权利的共谋性,结果弄得面目全非,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自主的从事创作和组织展览。同时,我们也不仅以意识形态抗争为唯一归宿,而是把自己的关心投向当代人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生存问题和文化问题(当然也包括政治问题)。
观念艺术使中国当代艺术由语言创造(本体论)向媒体创造(智慧论)推进。也就是说,既有作品范畴----如绘画、雕塑的形式原创除了证明艺术家的个人能力外,已不再成为艺术凸现于社会即判断艺术创造力的标志。在波普、涂鸦和现成品艺术之后,既然艺术的和非艺术的传达媒介在当代艺术处于等值地位,那所谓创造即是在独立精神启示下对既有的和正在产生的多种传媒的自由运用,一方而转换传统媒介,一方面是发掘大众资源,其归宿既非形式风格,亦非语言样式,而是具有个人特征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和智慧水平,即人和世界、艺术家和境遇发生关系的角度、管道、广度和深度。观念艺术具有机遇性、偶发性和一次性的特点,成为最不容易样式化的艺术。因为其距离商业化和体制化最远,故保持着艺术的此时状态,个体精神和野生力量。起码可以证明,无论商品社会如何发达、官僚机构如何健全,艺术作为和个体生命息息相关的活动,永远不会被一网打尽。
当代艺术以观念艺术作为代表,更关心人的感觉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需求和思维智慧在当代文化背景中的深刻变化,独立地批判性地穿过复杂多样、综合具体的信息去真正感受现实生活和把握文化动向。当代艺术对人及其生存状态的思考证明了思想独立性和深刻性的价值,同时也和随波逐流、由惯性意识形态支配的文化消费主义划清了界限。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当代艺术作为一体化既成文化的异在力量出现时,它才能成为文化发展的动力,而不至于被淹没在文化消费之中。所以,对当代艺术家而言,媒体即思想,媒体变革即思维创造、精神深化和智慧升华。
从90年代中国观念艺术的创作实绩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艺术家已开始同步性地关注当今世界的诸多问题,开始以中国经验和个人生存经验作为创作起点,开始以东方人的思维智慧和精神方式介入当代艺术,这是中国美术的希望,亦是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保持活力的根据。
【编辑:陈耀杰】